“巧手”在握 西湖“智”造助力微创手术游刃有余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巧手”在握 西湖“智”造助力微创手术游刃有余

图片

日前

2024年度“新雏鹰”企业认定名单公布

杭州华匠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华匠医学”)

凭借其在手术机器人领域展现出的

卓越技术实力与蓬勃创新潜力

成为杭州市首批入选的西湖企业之一

图片

作为一家专注于腔镜微创外科领域的创新企业,华匠医学自2020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自主创新,匠心打造国产医学手术机器人”的企业使命,持续深耕于这一前沿赛道。

公司以清晰的战略蓝图,规划构建起以“创新器械”为基础、“手术机器人”为核心,延伸至“专科机器人”并辅以“辅助智能医疗设备”的立体化产品矩阵,致力于系统性地解决临床多样化需求与术式进化过程中的核心痛点。

图片

这些战略愿景与技术布局,正逐步在研发实践中转化为具象成果。走进华匠医学的实验室,科技感与未来感扑面而来。一场由机器人主导的模拟手术正在有序进行,机械臂灵活运转,精准复刻着外科医生的操作。

“这是我们研发的单孔手术机器人系统。它的重量仅为国际上广为人知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三分之一,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在体积、重量以及制造成本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的手术机器人产品。”公司董事长冯再麟指着正在测试中的设备介绍道。

图片

该产品深度融合了先进的三维高清成像、全景视野重建以及医学影像融合技术,极大地优化了手术视野,为术者提供了近乎真实的立体视觉体验和更全面的解剖结构感知,从而增强了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全域掌控力。

尤为关键的是,研发团队创新性地应用深度学习算法,成功攻克了手术机器人领域长期存在的夹持力和接触力精准感知与实时反馈的技术瓶颈,使得医生能够像使用自己的双手一样,实现对操作力度的精细、灵敏控制,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与精准度。

图片

除了主机系统,华匠医学在核心器械上的突破同样引人注目。“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实现商业推广的多自由度手术器械。”冯再麟拿起一款设计精巧的器械说道,“它彻底打破了传统直器械在体内操作时的角度局限。”

这款多自由度腹腔镜手术器械,融合了机器人技术的精粹,其末端能够像人的手腕一样灵活弯曲,极大拓展了医生的操作空间。在面对复杂解剖部位或需要绕行操作的高难度步骤时,该器械能够轻松应对,有效提高了手术效率,缩短了整体手术时间,并有望降低因操作不便导致的组织损伤及术后并发症风险。

图片

据了解,基于核心技术的平台化扩展,华匠医学已经构建起一个完备的微创手术器械产品矩阵,涵盖了分离钳、抓钳、组织剪、持针钳、施夹钳这五大类核心钳种。通过不断衍生,已发展出三十余种基础钳形、上千种具体型号,能够充分适配不同解剖结构和手术术式的细微要求。目前,这些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妇科、肝胆外科、胸外科、甲状腺外科等多个临床科室,满足着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准化微创手术需求。

企业的创新发展

核心在于自身的不断探索

也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

图片

在不久前举行的“西湖链链看”之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高校院所优质专利盘活专场对接会上,浙江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服务综合体与华匠医学机器人完成了签约,标志着其在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此外,为精准服务重点企业,紫金港科技城已对企业安排了专属服务专员,提供从政策对接到资源引入的“一对一”贴心服务,这种“滴灌式”的扶持模式,正成为滋养像华匠医学这样的创新“雏鹰”茁壮成长的沃土。

图片

华匠医学的脱颖而出,是西湖区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的缩影。随着这批“新雏鹰”企业的振翅高飞,它们必将以其锐意创新的姿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贡献重要力量,并在全球科技竞争的舞台上,刻下鲜明的西湖印记。

来源:美丽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