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光影故事”何以激荡城市活力?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浙江丽水:“光影故事”何以激荡城市活力?

摄影,在丽水不断沉淀、放大。11月7日至11日,第六届国际摄影研讨会暨2025丽水摄影节在丽水举行,呈现的开放性、国际性、学术性、产业性和多元性,被人们津津乐道,又一则“光影故事”被镌刻流传。

有人说,城市的活力在人,人的活力在文化。从1999年丽水承办第四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到2004年丽水举办首届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再到今年成功举办丽水摄影节,这个国内唯一以“摄影节”命名的摄影文化节庆活动已然成为“迷人而独特的窗口”,与城市活力共振共鸣。

本届摄影节,共有全球37个国家、全国28个省份、国内外105所高校的数万名摄影艺术家、理论家和爱好者齐聚丽水。社交平台上关于丽水摄影节的讨论不少,有网友说,如果有1000个理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丽水行”,那么,摄影节一定是种种理由的有力印证。今天,我们不妨看看丽水摄影节是怎样的一个“多彩世界”,它和城市是如何相融相生互相激荡的?

丽水摄影节从来不会辜负每一个人。开幕式更是融合传统与现代、风土与文化,被人们长久记忆,成为值得回味的“饕餮大餐”。

今年的丽水摄影节上举办了“光影里的非遗嘉年华”活动。当千年非遗走上街头,与光影交织,会发生什么?丽水用一场“非遗嘉年华”给出了答案——它不仅是一场文化展演,更是一场激活整座城市内在活力的人文Party。

“光影里的非遗嘉年华”以踩街巡游和点位表演的新颖形式,将非遗从静态展示推向动态参与。莲都木偶戏、龙泉剑瓷、青田灯舞、云和童话风情、庆元菇民文化、缙云黄帝巡游、遂昌“班春劝农”、松阳农耕画卷……各地方阵化身流动的文化IP,在街巷间与市民零距离互动。

这场“非遗Party”的魅力,在于它真正“激活了人”。活动现场,有93岁的莲都“铁粉”全程助阵,也有庆元老人专程赶来,感慨“几十年没看过这样的热闹”。77岁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8岁的小学员同台表演,诠释着“活态传承”的真谛。年轻人同样没有缺席:高校学子将畲族摇锅、蹴石磉与街舞融合,用青春语言演绎古老技艺;摄影爱好者们则穿梭其间,用镜头定格每一个动人瞬间。

非遗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遗产”,而是可触、可感、可参与的“身边事”。市民早早赶来融入巡游,网友在直播间热烈互动,外国友人在方阵中热情表演——每个人都在这个文化场域中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和情绪出口。

这场“Party”的背后,是丽水对非遗传承路径的深刻思考。从室内走向街头,从单向展示转向双向互动,非遗借助摄影这一现代媒介,实现了“被看见”到“被体验”的跨越。正如丽水文旅负责人所言:“非遗不是静默的展品,而是流淌在生活脉搏里的活态文化。”

当巡游队伍散去,街头的讨论仍未停歇,相机里的影像正通过网络传向远方。丽水用一场“非遗Party”证明:文化最好的传承,是让它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城市最深的活力,来自每个人心中被点燃的文化认同与参与热情。

丽水摄影节最有看头的当数展览。不管是传统的摄影叙事,还是时尚的拍摄技法,抑或是先锋的影像尝试,精美的画面之中有洗涤心灵的文化因子,也有“嗨”起来的情感冲击。

本届丽水摄影节收到全球报名展览3609个、作品64516幅,最终入选1335个展览、展出作品18531幅,展览数量与作品体量均创历史新高。林林总总的全球多元影像佳作总有一款直击内心。

德国摄影师托马斯·鲁夫大型个展“摄影的思维导图”,有贯穿其四十余年艺术生涯的“旧作”,也有首次亮相的最新力作《光的实验》;《无界限——国际影像与艺术联合会群展》集结了众多意大利艺术家的创作,探索艺术表达的无限可能;《磨砺与重塑——第三届广西影像作品展暨青年摄影师联展》将焦点对准“青年视角”与“创新精神”,用多元镜头记录时代变迁、文化传承……不论是世界“大咖”的作品,还是青年新锐的影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唯有摄影穿透历史和现实。

有人问,摄影的魅力是什么?答案并不唯一,但记录真实、传递温度无疑被广泛认可。《仁山智水 镜现情怀——院士摄影作品联展》展出的九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摄影作品,有山川云海的磅礴气势、市井烟火的细腻温情、科考场景的独特视角交织呈现,每幅作品都饱含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大秦岭—生态与人文影像作品巡展》通过112位艺术家的166幅(组)摄影作品,构建了一个多维立体的“生态与人文”影像阐释空间。

丽水摄影在摄影节上也闪闪发光。从“闪光影会”的八人求索到全民摄影的热潮,从黑白胶卷到数字影像,摄影已融入城市血脉。“母亲河的叙事诗”丽水摄影家主题联展,从自然风貌到乡土人文、发展变迁,一幅幅作品串联起瓯江流域的岁月长卷,通过客观纪实、艺术审美、情感表达、观念转化等多种艺术创作方式,全面反映丽水摄影家群体艺术创作风貌。

光阴总是在前行中流逝。20多年过去了,丽水将摄影从艺术爱好培育成文化产业,从城市名片升级为文明桥梁。这场光影盛会,不仅让摄影文化在交流互鉴中愈发蓬勃,更证明了艺术与城市的共生共荣——当山水为底、文化为基、镜头为媒,摄影便能跨越国界、连接人心,成为推动文明对话、赋能城市发展的强大力量。

山水交融的自然画卷,浸润乡土的文化传承,尊重包容多元的城市温度……丽水摄影节的持续举办,吸引着国内外宾朋接踵而至,让这座浙南小城成为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

丽水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美誉,水和空气质量常年居全国前列,各地特色地域文化丰富多彩,拥有众多世界级遗产、国家级非遗、中国传统村落,独特的生态景观、人文底蕴为全世界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灵感。

“严选好片”栏目创始人冯严认为,丽水山水,既有自然的雄浑,也有人文的细腻,摄影要做的就是把这种“双重气质”转化为视觉语言。从这个角度上看,活力无不体现在丽水山一重水一重的自然中。

古巴摄影师阿兰斯托·米兰今年第一次到丽水参加摄影节。谈及丽水之行,阿兰斯托·米兰被丽水深深打动,街头巷尾的温暖笑容是他眼里最动人的风景。他评价说,“这是一座用快门与微笑构筑的城市。”

原本阿兰斯托·米兰对小城承载国际摄影盛事疑虑,在丰富的活动与高水平策划中烟消云散。当看到蒙古摄影师阿音的作品时,他感受到跨越地域的情感共鸣,更对丽水汇聚全球视觉语言的包容力赞不绝口。

阿兰斯托·米兰的评价,说明除了自然风光,活力也藏在城市光景中,藏在人们的笑容里。

为什么丽水摄影节有如此的吸引力?情感联结所激发的活力,是其中一个鲜明注脚。今年丽水摄影节,“万象镜城”国际高校师生作品展汇聚了70所国内外高等院校的2000多幅摄影作品,让青年影像的新质创造力在此交锋共鸣,深刻诠释“万象竞生”的时代主题。

王川的“度过”展览是本届摄影节“中国摄影名家档案典藏展”的首展重头戏。王川说:“大概是2012或2013年,我第一次来到丽水,如今,这里早已成了我们约定俗成的相聚之地。”

除了知名摄影家与策展人,丽水更成为摄影旅行团的热门目的地。来自北京、广州、福建、杭州等市外的大批摄影机构,纷纷以“组团”形式集结旗下知名摄影师和会员,专程奔赴秀山丽水开启光影之旅。

从“请进来”到“自发来”,丽水摄影节的品牌已深入人心,成为国内外摄影圈“不容错过”的年度盛事。丽水用山水之美、人文之暖与艺术之盛,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摄影人找到归属感与创作灵感,更持续为“秀山丽水活力城”注入生机。

来源:源新闻 邓其锋 董陈磊 谢孔伟 柳永伟

图片来源:丽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