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视觉中国
服务业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前三季度,浙江服务业支撑有力,全省服务业增加值40674亿元,同比增长6.0%,对GDP增长贡献3.5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为61.8%。
“今年来,浙江深入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六大高地’工程,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消费,服务业经济持续向新向好,发展质效稳步提升。”省发展改革委服务业与消费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细看“六大高地”工程建设,亮点纷呈。比如全球新兴产业科创高地建设上,浙江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突破万家,通义千问、DeepSeek大模型入围全球前十榜单。全国现代物流发展高地建设方面,率先开展全国首个物流仓储用地“标准地”改革,杭州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宁波、台州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
前三季度,浙江服务业有力支撑全省经济增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4%,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6.3%,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7.3%。
“你好,瓦力来啦!”今天夏天,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舞台上,由杭州北冥星眸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轻量化情感交互机器人“哈喽瓦力”吸引了全场目光。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广泛落地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新兴场景不断拓展,相关行业快速发展。1—8月,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3%、12.9%和11.7%,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观众体验与具身机器人拳击。杨海清 摄
“浙BA”赛事、演艺经济等文体旅融合发展等,让文旅消费潜能进一步释放。1—8月,浙江规模以上体育组织、文化艺术业、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2%、13.5%和9.0%;暑期档影片市场表现较好,规模以上电影放映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6.1%。
今年来,浙江迭代现代服务业体系,不断激发服务业活力。比如创新打造服务业细分赛道,省市县联动推进服务业产业梯度培育和场景创新。持续完善服务业政策体系,在全国率先获批开展生产性服务业统计监测试点,制定印发《浙江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等文件,累计形成重点行业“一业一策”清单22条等。
服务业动能积厚成势。
这段时间,衢江区文体健康中心项目游泳馆正忙着内部装修,这座拥有8条50米国际标准泳道的比赛馆及毗邻的训练馆,即将成为省级赛事的重要承载地。
大项目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抓手。今年来,浙江大力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省市共推项目571个,年度计划投资1050.5亿元,1-9月完成投资额1539.1亿元。
服务业投资势头不减。1-8月,全省服务业(剔除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0%,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5.3%)、住宿和餐饮业(31.1%)等保持两位数增长。
与此同时,消费端高技术服务需求旺盛,带动人工智能、算力等相关投资较快增长。1—8月,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20.8%,其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51.7%。
大平台大企业培育已见成效。
服务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大企业的引领与带动。近期发布的“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浙江上榜企业从去年的19家增至20家,浙江比第二名的优势从领先3家扩大到5家,这既是浙江服务业民企的发展加快,也反映了浙江经济结构的优化。
企业的研发数据,也显示了这一发展逻辑。1—8月,浙江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3%,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0%,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研发费用分别增长16.2%和15.7%。

滨江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全景图。图源:杭州发改发布公众号。
大平台,是浙江服务业融合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拿浙江建强的首批11家“超千亿规模、竞争力一流”的高能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来说,其中的滨江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就形成了从新兴产业科创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集聚阿里、网易、华为、新华三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有力推动了发展区现代服务产业能级跃升。
“四季度,浙江将持续强化服务业支撑作用。”上述负责人表示,他们将高效运行“目标+机制+专题”工作机制,抓实“权重行业-重点领域-大区大县-龙头企业”指标穿透,凸显服务业指标支撑作用。
此外,浙江将继续深入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六大高地”工程建设,充分发挥细分赛道的牵引作用,推动各地从无到有培育新兴业态,从小到优壮大潜力行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新质生产力。加强投资消费联动,推动商业综合体、步行街转型拓业态,谋划一批精品消费项目,加快消费基础设施转型升级。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郑亚丽 通讯员 韩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