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同心祭始祖,共同富裕谱新篇”
乙巳(2025)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
将于10月29日(重阳节)
在丽水市缙云县举办
10月15日上午,丽水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乙巳(2025)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有关情况。
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伯军,丽水市文广旅体局(市全域旅游中心)党组副书记、主任陈妙根,缙云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益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丽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雷蕾主持发布会。
今年的“仙都黄帝祭典”将有哪些特色亮点?
丽水通过传承弘扬黄帝文化
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此次祭典适值浙江省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年,背景更加特殊,意义更加深远。
今年祭典以“四海同心祭始祖,共同富裕谱新篇”为主题,以“弘扬黄帝文化,凝聚民族精神”为主旨,共包含长号鸣天、击鼓撞钟、敬上高香、敬献花篮、敬献美酒、恭读祭文、行鞠躬礼、高唱颂歌、乐舞告祭9项仪程。
在乐舞告祭、氛围营造等环节,融入良渚文化、婺剧靠旗等更多浙江特色元素,现场布置沿用烟雨江南、唐风宋韵风格,彰显中国南方黄帝祭祀中心特质,向世界呈现一场具有“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江南韵味、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典。
癸卯(2023)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资料图)
三大特色亮点
突出“共同富裕”主题
今年以来,缙云县深化“传承和弘扬黄帝文化八项工程”,发挥黄帝文化铸魂塑形赋能的力量。缙云烧饼,也叫“黄帝饼”,不仅是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也是缙云最响亮的招牌之一;这两年,“把仙气带回家”“仙女跑”已经成为缙云地域品牌活动标签。今年祭典将进一步紧扣共同富裕主题,不断打磨修改祭文,让其能够充分彰显文化力量,充分准确表达此次祭典主题。
突出“民族认同”价值
今年祭典将“线上、线下”结合,通过电视和网络平台,邀请全世界华夏儿女观看祭典直播。也将邀请海内外中华儿女,相聚到作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仙都,体验烧饼、爽面制作等非遗技艺。希望通过祭典,进一步唤起民族记忆、凝聚民族认同。
突出“文化符号”表达
黄帝的飞升处——鼎湖峰,国家珍贵文物——北宋金龙,著名文学家、小篆书法家李阳冰的《黄帝祠宇》碑文,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等,这些元素都是黄帝文化的鲜明符号,与祭典相映成辉,与缙云仙都景区完美融合,让广大嘉宾、游客“渐入佳境”,感受黄帝文化的魅力。
三大成效
激发爱国热情 增进民族团结
多年来,丽水市共组织了6000多名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现场参加黄帝祭典等寻根问祖活动,组织美国、韩国等国家的侨团和侨胞观看祭祀大典直播,形成“四海同心祭始祖”局面。
缙云仙都景区先后被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黄帝文化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金字招牌”。
彰显文化价值 赋能地方发展
2024年,浙江文化基因激活工程首次提出了黄帝文化、上山文化、良渚文化等十大现象级省域文化标识。
新近出版的书籍《黄帝文化》,作为浙江文化印记系列丛书之一被列入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中收录了“黄帝缙云 人间仙都”的绝美风光,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到仙都寻根问祖。
通过开展文化转化工程,深挖黄帝文化中蕴含的创富精神,延伸“文化+”模式,为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缙云仙都景区以底蕴深厚的黄帝文化为支撑,成功创成丽水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入选省千万级核心大景区培育名单。还开发了“把仙气带回家”品牌,推出100多类270余款黄帝文化主题产品,全产业链总产值达百亿。
黄帝文化标识建设成果展(资料图)
连接世界文明 促进交流互鉴
丽水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如通过哈拉雷非洲论坛、中津缙云跨文化对话等活动吸引全球80多个国家千余名留学生及国际友人走进缙云感受黄帝文化,搭建黄帝文化与世界对话的桥梁。
这些年来,缙云被授予“中外留学生实践基地”“国际学生国情教育实践基地”等称号,并获评全国首批中外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省级非遗技艺——缙云剪纸更是走向欧洲,《黄帝缙云·人间仙都》《德被八方 驭龙升天》等作品成为黄帝文化出海的“活态载体”。
黄帝文化标识“鎏金铜龙”入选“诗画浙江×顺丰速运”文化联名包装,预计每年将有7000多万件印有黄帝文化元素的快递包裹抵达190余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移动的黄帝文化名片”。
弘扬黄帝文化 凝聚民族精神
10月29日
这场盛典将被世界华夏儿女“聚焦”!
来源:源新闻 麻凯程 雷宁
部分图片来源:缙云县委报道中心、缙云文旅、缙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