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一行赴文晖街道调研宁静系列建设工作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一行赴文晖街道调研宁静系列建设工作

9月17日下午,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一行赴文晖街道,就“宁静系列”建设工作开展实地调研,旨在深度挖掘基层在噪声污染治理领域的创新经验与实践成果,为全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方案。

图/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赴文晖街道调研

调研组系统听取了关于噪声动态管控、源头精准布控、实时监测预警、治理宣传普及及“宁静卫士”志愿队运行机制的详细汇报,深入了解“宁静工地”建设成效,并现场体验噪声微站“小麦克风”的实时监测功能,直观感受基层噪声治理的科技赋能成果。

图/ 调研组详细了解“宁静系列”工作介绍

调研组对文晖街道的工作成效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其在居民诉求精准收集、噪声状况动态掌握、降噪知识科普传播等方面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尤其是创新构建的基层噪声治理模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期待与街道深化沟通协作,共同探索基层生态环境治理的新路径、新方法。

自“宁静系列”建设启动以来,文晖街道以破解施工噪声扰民难题为核心目标,打出一套治理“组合拳”:

图/文晖街道宁静工地数智监管平台

一是搭建“宁静工地”数智监管平台,整合噪声声纹识别、超审批施工智能识别等核心功能,实现对施工噪声的精准化、智能化监管;

二是创新建立智慧监管模式,对工地噪声污染源进行全范围覆盖、全要素监测,确保污染问题早发现、早干预;

三是构建“人防+技防”联防联控机制,街道宁静专班组建“宁静卫士”志愿队,联动综合行政执法队,配备专业监测设备,形成“发现-响应-处置”的快速闭环管理,高效化解噪声扰民问题。

一系列举措成功营造了“政府精准监管、责任主体主动治理、群众积极参与”的噪声共治氛围,辖区声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目前,文晖街道的噪声治理工作已多次迎来省、市相关部门调研考察并获肯定,其创新做法更被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报道,成为基层噪声污染治理的典型范例。

图/ CCTV13报道街道宁静小区工作

未来,文晖街道将紧扣“宁静城区”建设要求,进一步优化数智监管平台功能,持续壮大“宁静卫士”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完善噪声治理体系,为“宁静城区”建设提供更多可借鉴、可落地的“文晖样板”。

来源:文晖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