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成果展示案例集》,台州市温岭街心公园凭借实践成效,入选全国23个优秀案例。
这座扎根温岭老城区核心地带、建成于2000年的公园,曾是居民遛弯的“老地方”。8200平方米的绿意,被密密匝匝的小区温柔环抱,是名副其实的“家门口的公园”。可日子久了,公园不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面对周边群众关于“多点健身场地,能活动活动筋骨多好”“想找个地方打打乒乓球”的诉求,街心公园也面临着改造升级的课题。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有关部门瞄准公园里长期闲置的“金角银边”,做起了文章。为了不影响正常开放,公园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搭建乒乓球区。三张标准化绿色球桌稳稳立起,四周拉起防护网,上方搭建透光挡雨顶棚。无论烈日当头,还是细雨绵绵,居民们都能挥洒自如,尽情挥拍。此外,智能照明设施能贴心地随天色调节亮度,让乒乓球区在夜晚也能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除了增加健身场地,改造后,公园还新增了蜿蜒的健身步道、舒适的歇脚长椅、韵味十足的戏曲角。结合居民心愿,各类设施一一完善。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乒乓球区日均使用时间超过6.5小时,日均参与市民达45人次。公园日均人流量跃升至500人次,较改造前翻了几番。周末和节假日更是“一桌难求”,单日最高使用人次达90人。乒乓球运动在周边社区迅速普及,参与人数较场地建成前激增300%。自场地建成以来,举办了120多场乒乓球友谊赛、社区赛,累计参与人次突破3000人。更令人欣喜的是,因打球结识的邻里好友超过500对,比场地建成前增长了400%。相关负责人说:“一来一往的白色小球,打破了钢筋水泥的隔阂,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社区的人情味和凝聚力在欢声笑语中不断升温。”
乒乓球的活力不仅点亮了公园,更带旺了周边的“烟火气”。在友谊赛、社区赛等活动期间,球场带来的人流效应显著,周边商铺日均客流量提升25%,间接带动营业额增长约15%,有效激活了社区的“活力之池”。
此次入选全国优秀案例,也标志着台州市“国球+公共空间”模式获得全国认可,为各地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经验。
来源:台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