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茶出海、农机拓非 中非合作开启新篇章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浙茶出海、农机拓非 中非合作开启新篇章

为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 倡议与中非合作论坛精神,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立足中非友好合作根基,精准筛选摩洛哥、埃及两国作为 “浙茶出海”“浙江农机走进非洲” 的首批合作目的地。这两个国家不仅与中国保持着长期友好的双边关系,更在农业产业合作领域具备坚实基础与广阔发展前景,成为浙江农业 “走出去” 对接非洲市场的优选伙伴。

9月10日,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省内 8 家优质茶企集体亮相 2025 浙江国际贸易(摩洛哥)展览会,以 “抱团出海” 模式集中展示浙江绿茶的品质优势与产业实力。展会期间同期举办了浙江省摩洛哥珠茶贸易交流会,摩洛哥茶叶咖啡协会会长穆罕默德·阿斯塔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商务厅等单位代表参会,8家海外采购商和浙茶、华发、当春、春力等6家浙江省茶叶企业现场就茶叶国际贸易和珠茶品质等问题进行对接。摩洛哥茶叶咖啡协会会长穆罕默德·阿斯塔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徐燕峰出席并讲话。

浙江是中国茶文化发祥地,茶园面积超20万公顷,干毛茶产量20万吨,产值超40亿美元,助力约165万茶农增收。摩洛哥是浙江重要贸易伙伴,尤其在茶叶出口方面,今年1-7月,浙江对摩洛哥茶叶出口额达1.1亿美元,出口量3.6万吨,占浙江茶叶出口总额和总量的1/3。

珠茶作为浙江出口摩洛哥的主打产品,曾占市场80%份额,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但目前面临市场份额下降、贸易环境复杂等挑战,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规范性,确保珠茶品质的持续提升,并应对各国贸易政策变化所带来的新考验。

会议还重点介绍了浙江省政府5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9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与海关部门联合出台的《支持“浙茶出海”的十条意见》,阐述了构建政策引领体系、品质管控新标准、重塑品质浙茶行动计划等举措。

摩洛哥茶叶咖啡协会会长穆罕默德·阿斯塔欢迎浙江农业代表团,并介绍了摩洛哥茶叶市场,特别是珠茶需求。双方同意通过解决贸易问题、积极沟通,推进茶叶贸易的健康发展。交流会上,当地采购商和浙江茶叶出口企业就供需信息进行对接,提出优化珠茶加工工艺、品质标准、贸易便利化、创新合作模式和拓宽贸易渠道的建议,双方交流真诚,收获颇丰。

在9月14 日开幕的第37届埃及开罗撒哈拉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共组织了12家浙江的农机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了智能灌溉、农业机械、种植技术等前沿产品与解决方案,并举办“浙江农机走进埃及”专题推介会。

近年来浙江专注于农业机械的高端化和智能化发展,持续推动农机产业的转型升级,构建了适应丘陵山区地形的高效、绿色农机产品体系。作为非洲农业大国的埃及,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徐燕峰副厅长希望借助本次展会平台,与更多非洲国家在装备、技术、服务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驻埃及大使馆经商处一等秘书薛润涛、撒哈拉农业展主办方英富曼集团项目总监拉尼娅·萨拉赫·埃尔丁、埃及国家研究中心水关系与田间灌溉部门专家马赫尔·法西·阿提亚·莫尔西等中埃嘉宾也出席了活动并发表了致辞。他们对浙江农业机械技术及产品在节水、效率、智能等方面展现的潜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达了与中国特别是浙江地区加强农业合作的强烈愿望。

推介会上,通过宣传片播放和企业代表推介发言的形式,现场气氛热烈。来自金华的浙江四方进出口有限公司、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义乌市索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代表性企业依次上台,推介了其智能播种设备、手扶拖拉机、农业AI控制平台等核心产品与解决方案,展示了其在非洲市场的布局与服务网络建设情况,并表达了与当地经销商及农业机构深入合作的积极意愿。

未来,浙江将继续依托“一带一路”,推动农业装备与技术走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