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揭牌成立。近六年来,一体化示范区从“拉框架”到“塑功能”,加快绘制“实景图”。嘉善发布推出《聚焦示范区》系列报道,感受一体化示范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共享发展的新面貌。
9月13日召开的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工作推进会,亮出示范区民生成绩单:跨省通办事项超3000项,565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1014家定点零售药店实现跨省医保结算,中高职衔接教育累计跨省招生培养826人,不断优化民生福祉。
新学期的到来,让嘉善技师学院处处焕发生机:实训楼里的设备陆续启动,教室里传来朗朗书声,来自各地的学子开启新程。
在嘉善技师学院实训基地,来自吴江区的学子段博清,正和队友们紧张备战第20届嘉兴市技能节和第四届浙江技能大赛数控赛项世赛选拔赛。
时间拨回2024年中考后,怀揣着对机械运转的兴趣,段博清选择来到嘉善技师学院,一头扎进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习中。
入学一年多来,段博清在一次次实操训练中夯实基础、提升本领。不久前,他凭借扎实的加工技术功底与稳定的赛场发挥,在2025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现代加工技术项目一等奖。
“我一定要在嘉善学到真本领,未来不管去企业还是从事中职教育,都有自己的一份底气。”段博清信心十足。
自2020年示范区职业教育跨省域招生启动以来,在示范区执委会统筹协调下,青浦、吴江、嘉善两区一县紧密协作,全力推动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这一举措打破地域壁垒,让越来越多学子得以跨省就读心仪专业。
今年,执委会联合两省一市教育部门在示范区内指定6所职业学校(青浦、吴江、嘉善各2所),遴选“3+2”、“3+3”、五年一贯制优势专业,安排面向示范区初中毕业生开展跨省中高职衔接,为学子搭建了更通畅的升学与成长通道。
嘉善技师学院的工艺美术(3+2)专业便是其中的优质选择,凭借系统的课程设置与专业的教学资源,吸引了不少跨域求学的学子。
在2025级教室里,刚刚从吴江来嘉善求学的钱清艳,正专注地练习素描。钱清艳从小就喜欢美术,但在吴江区中职学校没有合适的美术相关专业,让她觉得很遗憾。
“还好有跨域求学的机会,能来到不远的嘉善技师学院,系统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钱清艳语气里满是庆幸,对于未来,她也有了自己的规划,“这个还能专升本,等我打好专业基础,以后还能继续深造,朝着更专业的美术方向努力。”
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是示范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近六年来,示范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教育、医疗、公交、养老、交通便利等民生领域制度创新,用一项项务实举措打破区域阻隔,让示范区改革创新的红利切实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在嘉善县政务服务中心,浙江嘉善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闻志东,正通过“跨省通办” 专窗为上海客户办理不动产融资贷款业务。提交材料、线上核验、信息确认…… 一系列流程下来,仅用30分钟便全部办结。
“放在以前,这种跨省业务得两地跑、反复沟通,光准备材料和办理流程就要花上一整天。现在通过专窗‘一次办’,效率大大提升,切实感受到示范区三地政务服务一体化带来的便利。”闻志东拿着办好的业务凭证,真切感慨道。
从2019年办理首张跨省通办的营业执照,到后续逐步实现高频事项的跨省通办,制度创新的民生温度,不仅让政务服务领域加快了“办事速度”,更拓宽了“服务广度”。
“跨省办事越来越便利。” 嘉善县政务服务办审批制度改革科科长费捷介绍,自2021年设立示范区跨省通办综合受理窗口设立以来,经过持续拓展与优化,目前已实现1000多项民生事项的跨省办理,在全国跨省通办事项数量上处于领先地位,真正让 “跨省办事” 实现 “就近办、一次办”。
六载耕耘结硕果,步履不停向新行。示范区的发展画卷,从不是定格的风景,而是持续铺展的长卷。未来,随着制度创新的不断深化、公共服务的持续升级,青浦、吴江、嘉善三地的 “民生福祉” 底色将愈发鲜亮。
来源:嘉善县传媒中心 记者/唐芳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