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意向投资项目签约 浙江启动生态保护修复产业专项基金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6个意向投资项目签约 浙江启动生态保护修复产业专项基金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浙江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在9月12日举行的浙江自然资源系统践行“两山”理念20年主题宣传活动上,浙江省生态保护修复产业专项基金正式启动,6个意向投资项目现场签约,投资总金额超30亿元。

今年6月,自然资源部批准浙江探索建立生态保护修复产业专项基金推动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的改革试点。

作为全国首个改革试点,浙江将积极探索改革路径,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把准改革正确方向,用好规划管控、资源利用等各项支持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更多市场化解决方案。

浙江省生态保护修复产业专项基金,将定向投资于浙江省域范围内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矿山、海洋等五大领域生态保护修复;也包括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自然教育等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生态产业,推动“生态修复+生态产业”齐头并进发展。

活动现场举行了浙江省生态保护修复产业专项基金启动仪式,6个意向投资项目现场签约,投资总金额超30亿元,覆盖农田、海洋、矿山、湿地等生态保护修复领域,展现了浙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发展理念。

湖州市安吉县农田生态系统修复与提升项目

安吉县农田生态系统修复与提升项目遵循农田生态系统整体性和生物多样性规律,系统运用退化耕地治理、土壤培肥改良、耕地固碳提升、沟渠路联通优化、生态绿岛修复、水生态环境末端治理等举措,推进农田生态系统修复提升,结合农业精深加工、农文旅融合等产业导入,形成“保护—修复—利用—运营”全流程体系,打造山区县“农田生态系统修复提升+”新样板。计划总投资4.12亿元。

绍兴市柯桥区福全街道屃石湖生态修复与大雾尖共富田园建设项目

绍兴市柯桥区福全街道屃石湖生态修复与大雾尖共富田园建设项目将生态保护修复与地域文化重塑相结合,以湖为基,林田为底,通过废弃矿山治理、岸线生态化改造、坑塘湿地联通、鱼类洄游通道构建,系统修复屃石湖水岸生态,系统重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系统复原“诗画田园”风貌,着力打造乡村空间治理示范区、江南鱼米水乡图景地、新时代农耕共富样板区。计划总投资2亿元。

金华市兰溪市女埠街道果香小镇生态修复项目

兰溪市女埠街道果香小镇生态修复项目以“古镇、古埠、古村落”历史肌理和“果园、田园、花园”自然基底为核心,联动文化遗产活化与农业产业升级,通过水生态、植被、土壤修复及基础设施生态化改造,全面提升农业系统韧性,推动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着力打造钱塘江中游湿地农创文融合示范区。计划总投资7.8亿元。

金华市浦江县岩头镇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

浦江县岩头镇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通过荷大园废弃矿区治理、郊野单元生态提升以及林地生态保育等措施,大力推广轮作、共生等生态种养模式,结合特色种植、农文旅融合发展、资源盘活、工业集聚,促进矿地转型利用和农业产业升级,形成“生态修复+产业激活+共同富裕”新范式,推动构建“一核多片”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计划总投资10.88亿元。

台州市温岭市环乐清湾海洋生态修复与神麋共富项目

温岭市环乐清湾海洋生态修复与神麋共富项目以“滩”为生态基底,以“湾”为产业载体,围绕保护光滩、盐沼和红树林生态的核心任务,陆海统筹、协同布局生态修复项目与关联产业,开展近岸海域治理、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矿山生态修复,整合滨海渔旅、霞光海滩和伏屿山资源,推出山海特色IP,实现滨海空间的生态治理、产业升级、文旅共富深度联动,打造区域共富示范地和乐清湾生物多样性样板地。计划总投资4.94亿元。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遗址湿地保护大悲庵洋片区生态修复项目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遗址湿地保护大悲庵洋片区生态修复项目位于大运河和良渚两大世界遗产交织的核心保护及展示区,统筹运用河道水系治理、湿地环境修复、良渚历史植物生境恢复、运河水乡农业文化保护传承等措施,构建良渚古城外围水乡环境保护示范地,良渚水乡饭稻羹鱼文化展示核心体验地,打造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重要窗口。计划总投资7.20亿元。

专项基金首期意向签约的6个项目,具备以下特点:

“生态修复+产业导入”

比如与安吉、兰溪、浦江意向签约的生态修复项目,将生态绿岛修复、生物栖息地营造、耕地固碳提升等公益性较强、收益性较差的生态修复项目,与依托于生态修复能够实现较好收益的农业精深加工、农文旅融合等关联产业有效融合,肥瘦搭配,通过一体化修复运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让绿水青山生态颜值与经济价值“双向奔赴”;

“生态修复+权益打包”

比如绍兴柯桥、温岭环乐清湾和杭州余杭良渚湿地项目,通过废弃矿山治理、近岸海域治理、千年湿地环境修复等和“诗画田园”风貌资源、滨海渔旅山水资源、良渚古城外围水乡资源利用等的收益权、经营权相组合,体现“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采取捆绑治理的方式,将生态修复方案和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方案组合打包,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让绿水青山增颜值、增价值。

来源:浙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