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眼”+“火眼金睛” 西湖企业带你看见“看不见的世界”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千里眼”+“火眼金睛” 西湖企业带你看见“看不见的世界”

图片

清晨,山间薄雾萦绕,灰白的影子在林间若隐若现。

天刚蒙蒙亮,护林员就要准时起床背上“装备”,带上森林灭火工具,开始一天的巡山工作。清理路边的杂草、枯枝落叶,对可能发生火灾的每一处细节进行预判和处置。

但护林员经验再丰富,这个行业依然存在尚未被解决的“痛点”。比如,偌大的山林仅依靠几人巡逻,难免有遗漏;肉眼分辨晨雾和山火初期形成的烟雾,特别依赖老手的经验;24小时应急响应,对护林员的精力、体力都是考验。

困扰森林防护工作多年的难题

现在被西湖区企业

西湖智能视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西湖智能视觉”)

最新研发的高光谱相机破解

老护林员弯腰检查一处枯枝时,他头顶的云层之上,无人机搭载高光谱相机从森林上空飞过。仅需几分钟,就能够采集到监测区域森林的高光谱图像信息。

山林间由于自然因素形成的薄雾和刚刚冒烟的山火,肉眼虽然较难辨别。但在高光谱相机的成像中,两者表现出的光谱波段截然不同,因此只要对波形稍加观察,就能辨别山火和薄雾。

无人机搭载摄像头查看、拍摄广域的视频画面早已不再稀奇,但西湖智能视觉研发的高光谱相机在“千里眼”基础上加上了“火眼金睛”,不仅看得远,还能看见“不可见”。

图片

▲图为搭载高光谱相机的无人机

高光谱相机采用“单曝光压缩光谱成像技术”,通过底层光学硬件和算法突破,推动智能成像系统的革新,推出基于人工智能计算成像的新一代机器视觉感知系统。

从山火预警到水域监测

除了帮助解决森林防护工作的“痛点”,高光谱相机也在水资源监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西湖大学云谷校区,科研人员要在不使用任何化学试剂、不采集水样的情况下,完成对整个河道水质的全面体检。搭载高光谱成像相机的无人机沿河道匀速飞行,10分钟后,河道的“体检报告”就生成。

图片

▲高光谱数据水体指数反演结果

回到实验室,研究人员通过高光谱反演模型成功获取了流域总氮(TN)和总磷(TP)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和11个地面水域监测点实测数据对比显示,高光谱相机在高速飞行、短时采集的情况下,依旧得到了非常准确的结果。

水域监测的原理和山火预警一样。含有污染物的水域与水质清澈的水域,在高光谱相机的成像中,呈现的波形和颜色都不一样,因此只要稍作辨认,水质的变化便可一目了然。

高光谱成像如何“看”见不可见

气象卫星的多光谱传感器仅能通过4-5个宽泛的光谱通道(如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来描绘地球轮廓。这种“粗颗粒”的观测方式,每个像素覆盖数平方公里范围,就像透过毛玻璃看世界,虽然能识别云层运动这样的宏观现象,却无法识别地表物质的微观特征。

而高光谱相机则能把光线分成100多种不同的光谱波段,覆盖400-1000nm 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单帧采集即可获得100个连续光谱通道信息,图像分辨率≥1024 x 1024像素,细节十分清晰。

就像孙悟空用火眼金睛能看穿妖怪的变化,高光谱相机通过解析物质的光谱特征,揭开了肉眼不可见的物质真相。它的每个光谱波段都能捕捉物体对特定波长光的反射特性。

图片

▲100个光谱通道图

同样是一片树叶,高光谱成像相机能读出每一处反射的阳光中,哪些是叶绿素的信号,哪些是水分的痕迹,哪些是“肉眼看不见”的病虫害早期特征。

同样是一片水域,高光谱成像相机能解析每一道波光中,哪些是藻类繁殖的征兆,哪些是重金属污染的痕迹,哪些是“肉眼难辨”的化学物质溶解特征。

同样是一片农田,高光谱相机“扫一眼”即可定位毒素富集区域,替代传统耗时耗力的采样检测,为田间作物病害提供快速筛查方案。

图片

▲农田检测类胡萝卜指数分析图

就像人类从黑白电视一步跨入全息影像时代,高光谱相机用100+个光谱波段,在每一个像素点精准识别——叶绿素的跃动、水分的流淌、污染物的蔓延——所有肉眼不可见的微观信息,都在这个光谱宇宙中清晰呈现。让相机不再只是“拍照”,而是彻底改变了成像的维度。

“阳光雨露”助力炼就“火眼金睛”

西湖智能视觉位于西湖区紫金港科技城,其创始人袁鑫,是西湖大学工学院感知与计算成像实验室负责人、博士生导师。

目前,西湖智能视觉已完成超五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高光谱相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农业、环保监测、电力巡检等领域,并持续向工业质检、医疗科研等方向拓展,展现出巨大的行业变革潜力。

图片

紫金港科技城始终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创新资源协同。在服务西湖大学产学研项目“西湖智能视觉”的过程中,紫金港科技城主动对接企业实际发展诉求,针对企业面临的研发与办公场地扩容需求,积极协调资源,高效推动扩租事宜,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空间保障。

了解到企业在产业链对接及应用场景落地等方面的需求后,提供全方位支持。通过组织专项对接会,促成企业与农业领域应用单位的合作洽谈,并在今年的采茶季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智能视觉成像”技术在多场景中实现应用转化。

来源:美丽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