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发源地 富阳这二十年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最美”发源地 富阳这二十年

在文化浙江“八大工程”的顶层设计中,文明素质工程被置于首要位置,它既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尺,更是城市软实力的核心载体。作为“最美现象”的发源地之一,富阳二十年来锚定这一核心,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支点,以“浙江有礼 富春风尚”培育为路径,在富春大地铺展了一幅文明素质持续跃升的生动画卷。

富阳一景(陈耀 摄)

新时代文明实践:

绘就基层文明新画卷

在富春街道鹿山社区,宋群英、董柳水夫妇是远近闻名的环保达人。2018年7月,怀揣着“为家乡环境作一点贡献”的初心,他们开创了小区“环保角”。每周四晚上,夫妻二人都会带领环保志工出现在“环保角”,帮助居民做好可回收物整理、打包、登记等工作。

起初,只有十几户家庭响应,如今参与人群已壮大到500余户,志工团队也增加到15人。他们已经进行了300多场回收活动,每年回收再生物资大约有2.5万公斤,回收资金一部分捐给公益基金,一部分用于购买生活用品回馈居民。宋群英还时常在小区环保微信群中分享“减塑、惜物”日常,呼吁大家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

此外,他们还自掏腰包设计宣传单,购买环保袋免费分发,组织环保手工活动,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这些年的坚持是有效果的,越来越多居民参加到这场环保行动中来,成为文明实践的参与者。”宋群英说,文明实践有感染力,看到邻居们的变化,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环保志工参与“环保角”活动(资料图)

乡村文化礼堂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在移风易俗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去年中秋节,春建乡下俞村青年、清华大学硕士俞平(化名)选择在村文化礼堂举办婚礼,没有华丽舞台和专业司仪,整场婚礼仪式时长不到5分钟,新人简单分享幸福,现场布置简约却不失温馨。“把婚礼办在文化礼堂,既能传承文明乡风,又能拒绝铺张浪费。”俞平说。

春建乡下俞村文化礼堂婚礼现场

喜宴上,“移风易俗·茶香宴”套餐将春建的茶主题与喜宴相结合,让人眼前一亮。这场婚礼也是一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下俞村文化礼堂自2019年建成以来,已举办多场婚宴和重阳宴,逐步成为文明婚俗、文明新风的见证地。

“移风易俗·茶香宴”套餐

在春江街道八一村文化礼堂里,另一种文明表达正在传唱。区级文化特派员俞自清发挥自身才艺,为村庄创作村歌《风华八一》,制作MV,展现新时代八一村的村庄风貌、村民精神面貌。

村歌在八一村首届村风文明建设文艺晚会上亮相,村民们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回顾着村庄在文明建设中的进步。“十几年没见村里这么热闹了。”村民董阿姨感慨,舞台上的节目都是邻居们演的,既亲切又有意义。“文明乡风可以凝聚起发展合力,推动村庄高质量发展。”八一村党委书记羊少剑表示。

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富春大地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些真切的实践让文明素质融入富阳人的日常,而文明实践的背后藏着的是长效机制的引领——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方面,富阳构建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阵地,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全覆盖。

全区24个乡镇(街道)设立综合文化站,所有行政村建成农村文化礼堂,社区完成文化家园全覆盖。

富阳持续建设特色各异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这些丰富的文化设施,为文明实践活动提供了坚实的阵地保障,让文明之花在基层处处绽放。

与此同时,富阳一直在探索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路径,今年6月举行的志愿服务暨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路演活动,就是文明实践项目化培育的一次探索,展现出基层文明实践与民生需求的深度融合,也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

志愿服务暨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路演活动

“最美现象”发源地:

构筑精神文明新高地

富春江,江水清澈,风景如画,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温暖人心的故事。

上个月,富阳市民方民,在富春江里救起一名刚满18岁的小伙,这是他在富春江救的第八个人。方民是一位游泳健将,他还是富春江水上救援队的成员。

2016年夏季,富春江水上救援队成立,自此,每年暑期,救援队队员们都会在富春江边值勤,为了能在关键时刻守护富春江畔的生命安全。这些年,救援队成功挽救20余名落水者,守住了20余个家庭的幸福,也让富阳这座城市更安全、更温暖。

富春江水上救援队队员在江边执勤

方民曾被评为“见义勇为好市民”,而像方民这样的好市民,富阳还有很多。他们的故事被媒体记录,有不少人成为“富阳十大百姓新闻人物”。

自2006年首届富阳十大百姓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启动以来,这项活动已成为富阳最温暖的年度记忆,今年正好20周年。第二十届富阳十大百姓新闻人物,感动延续——

退役军人薛余华发起“为抗美援朝老兵合影” 公益活动,带老兵重回鸭绿江畔,完成他们的心愿;

74岁的戴关明一年参加14场“半马”,用行动诠释“年龄只是数字”,在他的影响下,富阳越来越多人爱上跑步;

场口派出所民警刘伟刚,因一条未回复的微信留言,化身“橘子销售员”,帮助困难橘农打开销路,用实际行动诠释警民情深……

“最美”求之则愈出。这些年来,富阳一直致力于发掘好人好事,从道德模范到富阳好人,再到百姓新闻人物,一系列活动挖掘出众多草根英雄,他们的故事蕴藏着孝老爱亲、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敬业奉献等美好品质,组成了富阳人的文明谱系,让“最美现象”落地成为“富春风尚”。

为了让“最美现象”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弘扬,富阳借助数字化改革,打造了“富春风尚汇”数字化场景。该应用以“风尚人物”选育为切口,线上全量归集个人文明风尚数据,线下整合文明实践礼遇资源,以“风尚分”量化“最美程度”,重塑了“风尚人物”发现、培育、宣传、礼遇全流程闭环。

如今,“富春风尚汇”已惠及88万余人次,全区文明实践参与率从68%上升至78.7%。

富阳区市场监管局将“富春小哥码”融入其中,外卖小哥可通过系统上报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成为文明宣传员。

线下公共场所投放65台风尚柜,市民做好人好事获得的风尚积分可兑换书籍、富阳特色农产品等礼遇。

富阳设立210万元“风尚基金”,给予“风尚人物”公交地铁优惠、就医绿色通道等11项政策,让好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关爱与尊重。

安装富春风尚柜(资料图)

富阳积极推动文明创建活动,累计创建全国文明村5个、全国文明镇2个、省级文明村16个、省级文明镇4个,春江街道新时代“小队会”入选省全域文明创建典型案例。

春江街道新时代“小队会”(资料图)

同时,聚焦“有礼单元”建设,创新“安全文明乘梯一件事”改革,入选浙江“群众天天有感”微改革试点;积极倡导文明观赛、文明菜单等,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此外,富阳还通过举办郁达夫小说奖、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乡村美学特展等品牌文化活动,以文化人,温润百姓心灵,为文明素质提升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乡村巡展活动(资料图)

短评: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精神共富”新画卷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精神文明建设同样重要,由此萌生了“身体要等一等灵魂”一说。

过去20年,富阳在文化浙江八大工程的指引下,推出了一系列举措,让灵魂追赶身体。无论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环保行动、移风易俗,还是“最美现象”发源地的好人评选与数字化礼遇机制,都彰显了富阳对文明建设的执着追求。

富阳以实际行动让文明之光照亮富春大地,绘就了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精神共富”的新画卷,让人们看到了文明素质提升为城市发展带来的强大动力和无限可能。如今,富阳已连续五年入选“最具幸福感城区”,幸福源自每一个带着文明素质生活的日常。

来源:富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