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5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浙江安吉余村首次提出。二十载春风化雨,作为这一理念的坚定践行者,淳安始终恪守“生态是淳安最大的财富,保护环境就是守护自己的金矿”信念,以千岛秀水为笔,以改革创新为墨,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答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如今,千岛湖出境断面水质常年保持I类,这份清澈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华环境奖”等荣誉交相辉映,共同见证着淳安人对生态底线的坚守,更清晰勾勒出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的坚实轨迹。近年来,淳安以千岛湖“一支队伍管执法”执法改革为突破口,系统性重塑治理架构,创新“水上打违、岸上溯源、协同共治”机制,破解了长期以来多头管理形成的“碎片化”困局,实现从“分散管理”向“集成治理”的跨越,成功探索出一套特大型湖泊现代化治理的新模式,书写了“两山”转化“淳安答卷”。
数智赋能
从“九龙治水”到“一队统管”
走进淳安县生态共治指挥中心,“数字第一湖”执法监管平台正在高效运转,441个高清“天眼”与无人机、船载终端等设备织就立体监控网,2018艘船舶“一船一码”尽在掌握。鼠标轻点,精准定位。
“过去偏远水域半月才查一次,现在无人机航拍比对监控,24小时就能锁定新增违规点!”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队员周红平感叹。不久前,千岛湖水上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多部门在金峰乡、梓桐镇、宋村乡等重点水域雷霆出击。联合执法艇日间穿梭,“数字第一湖”全天候监测,无人机充当“空中尖兵”,半小时完成以往3小时巡查量。
高效执法的背后,是归集前端感知设备构建的“水上—岸上”“线上—线下”“天上—地下”“路面—桌面”多维立体全天候智慧防控体系,更是多部门深度融合的关键一跃。
“从前?那是‘九龙治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指挥调度中队政治指导员余军记忆犹新,“2016年前,水域管理权分散,线下移交流程繁复,效率低下。后来成立沿湖沿线综合巡查办,虽开始尝试线上流转,但真正实现质的飞跃是在2024年千岛湖‘一支队伍管执法’获省政府批复之后。”同年,生态共治指挥中心落成,公安、综合执法、港航等部门实现物理集中、数据贯通,执法模式跃升至“线下+线上”3.0版。
“发现涉嫌犯罪,比如禁渔期电鱼,我们立案并初步认定案值后,通过线上平台将案件证据链完整移交给公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专业办案中队中队长袁林林介绍行刑衔接流程,“公安审核是否刑事立案,退回则由我们继续办理。”
县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方小淳强调:“中心实现了案件实时移交与研判。我们不仅参与日常巡逻防控,更能充分发挥公安的侦查优势。”他举例说,此前综合执法发现可疑夜航船只线索,公安介入侦查后,成功破获一起民宿老板招揽游客使用“泥鳅打窝”非法垂钓案,4名嫌疑人均被追究刑事责任。
与此同时,综合执法与港航部门的协作也日益紧密。平台智能分析出的超载、未穿救生衣等风险行为,以及“三无”船舶等涉及港航权限的事项,均能线上即时交办、高效处置。
随着“监测预警—联合研判—协同处置”闭环机制的高效运行,线索研判更快、力量投放更准、联合行动更高效。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60%,年均减少重复执法检查1200余次——数据清晰见证了执法体系从“各管一段”到“攥指成拳”的深刻质变。
活水生金
从“水源守护”到“发展护航”
好水,是千岛湖最亮的名片,也是产业发展的命脉。
在东方鸿鹄(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汩汩清流经过精密处理灌入生产线。“选择千岛湖,就是看中这一湖好水。”东方鸿鹄高级总经理王刚深有感触,“而这支执法队伍保障了水源水质符合甚至超越要求,让我们吃下‘定心丸’。”这份安心,最终化作消费者手中更优质的产品。
好水滋养产业的故事,还在沿湖民宿集群里持续上演。午后时分,宋村乡湖湾波光粼粼,“鱼儿的家”民宿里,“我是一条快乐的鱼”主题夏令营正火热进行——戏水、摸鱼、漂流、皮划艇……一系列亲水体验让都市客人流连忘返。
民宿主理人余爱君感慨:“2016年选址就看中这湾秀水,客人订房首问就是‘是否临湖’。”翻开登记簿:十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留存微信忠实客户达六七万人,一湖秀水便是民宿最亮眼的名片。“我们要让民宿连接城乡,让更多人守护这方山水。”余爱君说。
无论是现代化的工厂,还是枕水而居的民宿,不同业态对“好水”的依赖,都指向了同一个命题:如何在守护中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答案就藏在每一次的精准服务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高铁新区中队队员程雯道出服务核心。这支队伍不仅是水源安全屏障,更是高效“跑腿人”,能及时回应难题,多部门协调“一步到位”,减少企业奔波。“现在进企相对少,但企业有需求直接联系,我们也会入企服务、宣讲新政策。”程雯说。距离的“远”与响应的“近”,精准丈量服务的温度与边界。
千岛湖威士忌酒业销售副总谢强对这样的“陪伴式成长”和“订单式服务”同样赞不绝口。从消防部门的规范指导,到执法部门的细致检查,再到投促局搭建平台连接酒店餐厅,威士忌的醇香里,浸润着多部门协同服务的匠心。
据了解,千岛湖“一支队伍管执法”统筹涉水企业138项行政检查事项,2024年以来已累计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1224次,有效减少重复扰企1420户次。当守护水源的初心升华为护航发展的恒心,执法之“严”与服务之“暖”,便共同涵养出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圈。
携手同行
从“一水同饮”到“一江共护”
一江新安水,上下浙皖情。发源于黄山六股尖的新安江,穿山越岭,百转千回,最终汇入杭州千岛湖的万顷碧波。从2012年开展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到如今升级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浙江淳安与安徽歙县打破地域壁垒,围绕一江碧水深化协作、创新机制,共同守护新安江的清波。
炎炎夏日,新安江上碧波澄澈如练。一艘艘联合执法艇自淳安威坪广场码头启航,划开如镜水面,溯流直抵歙县街口大桥。艇上,来自浙“淳”、皖“歙”两地的执法人员目光如炬,并肩扫视着百里新安江山水画廊,背影定格成一幅共治剪影——这道流动的风景线,舒展于青山之间,流淌于碧波之上,无声诉说着共护一江水的坚定承诺。
“2015年起我们渔政联合执法基本常态化开展,2019年双方白纸黑字签订协作机制。”安徽省歙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江曙光告诉记者,“自此之后,每年3月1日前必有一次联合行动,安徽浙江轮值召集,按制度一年至少两次联合执法,实际上远远不止。特别是今年以来,淳安在整个千岛湖水域风貌管控过程中,对水上的浮动设施开展大力整治,我们也及时开展联动。”十年协作,早已超越一年两次的固定动作,化为随时响应的默契。
“今年禁渔期,几艘逃避千岛湖整治的‘三无’船舶窜入歙县水域,引起群众不安。”江曙光回忆道,“协作机制立刻启动,我们第二天就联动淳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当天下午违规船只就被依法拖回处置。”
从接报到处置,仅一日之功。高效协作背后,是“联勤、联治、联建”的“三联”机制在强力支撑:月度会商信息共享,案件协查无缝对接,“清网行动”并肩作战。“一处违法、两省联惩”的严密体系,让违法者无处遁形。
当巡防至皖浙交界水域,江曙光不禁感慨:“通过常态化合作,整个新安江的渔业资源得到极大丰富,水质常年达到Ⅰ类,‘共护一江清水’的目标,在两地携手间从愿景变为了现实。”
当“共”字成为行动准则,“一江水”便不再是分割的界限,而是携手奔赴未来的新起点。
从无人机巡航的“智慧之眼”,到生态共治指挥中心的高效联动;从入企服务助力产业发展,到水上联合执法守护生态;从新安江流域的碧波荡漾,到沿湖民宿的热闹繁华……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淳安正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生态与发展的壮丽篇章。
“从‘碎片监管’到‘全域治理’,从‘多头监管’到‘集成服务’,从‘传统监管’到‘智慧治理’。经过两年多实践,‘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千岛湖模式’。”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武表示。以改革破局,以数字赋能,“一支队伍管执法”管出了千岛湖水域的清澈澄净、生机盎然,管出了水岸产业的绿色勃发、活力奔涌,更管出了跨区域协同共治、互利共赢的新范式。
当新安江的碧波载着浙皖联合执法艇驶向更远的未来,一幅“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壮美生态画卷,正在两省山水间恢弘铺展——恰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最生动、最鲜活的时代注脚。
来源:淳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