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鸿刚 摄
7月31日,西湖区委十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聚焦省委部署的六个趋势性关键性重大问题和杭州市委任务要求,加快打造更多向高攀升、向新而进的标志性成果。会上提出,聚焦人工智能这一发展的“核心变量”,加快打造智能人才培育高地、开源模型生态高地、场景创新应用高地“三个高地”。
全会闭幕仅数小时,西湖区与阿里巴巴集团聚焦“魔搭社区”能级跃升,签约共建“魔搭社区”(杭州)开发者中心,目标打造辐射全球、引领全国的人工智能开源社区,折射出西湖区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的决心与效率。
为什么是人工智能?
作为省委提出的六个趋势性关键性重大问题之一,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刚在上海闭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宣告,我们正式进入“智能时代”。
从省市维度看,西湖区是人工智能布局的关键一环。作为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承载区,西湖区先后入选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财政激励、全省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核心区,在大模型开发训练及推广应用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数据显示,2024年,西湖区拥有规上人工智能核心企业84家,营收约占全省近1/5、全市1/4。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西湖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准布局。早在2023年,西湖区就将人工智能列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联合浙江大学打造“西湖之光”算力联盟,以政策“算力券”破解企业训练成本难题,实现大算力带动大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刚刚过去的半年,西湖区围绕人工智能的布局动作频频:接连抛出5000万元算力券、2000万元模型券,发布人工智能阳光雨露计划推动人工智能“百模大战”、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征集、场景应用落地,形成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全周期培育生态。
AI下一波浪潮,是物理AI(physical AI)。机器人是AI与物理世界融合的核心载体,西湖区从服务源头技术创新入手,打造“之江机器人产业服务港”,涵盖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产品评测、质量认证、场景验证、行业应用。未来,这里将是国际一流的“原创技术策源地、准生标准制定地、实景训练首选地”,更多机器人可以来西湖区“出生、学习、上岗”。
接下来将如何发力?西湖区委全会提出,将把人工智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放大西湖在大模型、机器人、云计算等方面的领先和创新优势,培育与时俱进的新质生产力,真正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全面领跑。
以路径创新构建产业护城河的版图十分清晰——
生态提质。基础层,聚焦集成电路赛道,以浙江省云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支点,推动“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攻关;技术层,瞄准大模型赛道,强化与阿里云、蚂蚁深度合作,加速通用和专业大模型融合创新;应用层,全面布局AI+千行百业,加快在科研、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建设一批标志性应用场景。
此次签约的“魔搭社区”正是关键落子。根据规划,2026年底,“魔搭社区”(杭州)开发者中心入驻企业及开发者将超100个;至2027年,该中心将力争国家级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落户,形成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平台提能。西湖区立足平台的比较优势,构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格局。比如紫金港科技城以人工智能开源生态为底座,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型生态空间,打响“中国云谷”产业地标;西溪谷立足数据要素方向,打造浙江省国家数据要素综合实验区标杆;云栖小镇全速推动空天信息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加快从云计算迈向太空智算,全面塑造“二次飞天”品牌。
环境提效。西湖区将大力实施人工智能“阳光雨露”计划,完善法治环境、新型要素、场景创新服务,全年引进全球顶尖AI人才20名,落地高潜力AI项目100个以上。为此,西湖区将全年滚动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10个以上,聚力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来源:潮新闻 记者 丁珊 通讯员 谢雯艳 胡明珏 朱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