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朗阔夏光盛,潮涌钱塘万象新。
凌晨,钱塘江第一缕晨光漫过滨江天际线,悄然铺展出人文与经济交辉的画卷。鳞次栉比的写字楼幕墙将朝霞折射成流动的彩练,与古镇青石板路交相辉映,织就古今对话;樱花大道的树荫里,创业青年晨跑偶遇带娃老者,科技感与烟火气在此交融。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演绎着文化与创新共生的故事。
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从来都是发展的深层密码。今年恰逢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二十年,回望滨江二十载人文经济实践,其深植“吴越故地”的千年文脉,立足“天堂硅谷”的创新沃土,在守护文化根脉的“不变”中,不断书写发展能级跃升之“变”。
承载千年文脉,滨江如何唤醒创新激情、化作发展动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怎样厚植人文底色、回应美好生活向往?当“滨江故事”走向世界,又如何让东方文化与全球深度共鸣?
钱王射潮 徐青青 摄
激活人的创造——
从千年文脉到发展动能的转化
翻开《口述高新区(滨江)发展史》一书,老一辈建设者们的记忆随之铺展。他们谈及往昔奋斗岁月时感慨:“当年这里还是村落,眼前尽是稻田农舍。我们咬紧‘富规划、穷开发’不放松,推动农民上楼、引导企业入园,一步步将荒滩拓成科创高地。正是这‘团结务实、艰苦创业’的滨江精神,带领我们闯过重重难关。”这簇精神火种,也正是滨江区从城郊洼地、经济弱区蜕变为创新强区的“文化密码”。
回溯滨江千年文脉,“吴越争霸、卧薪尝胆”的自强基因,早已熔铸为“排除万难、艰苦创业”的创业精神。从海康威视、大华、阿里巴巴、网易、新华三等科技巨擘扎根生长,到如今宇树、中昊芯英等科技新税腾空而起,昔日阡陌纵横的田野,已崛起为汇聚29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4家上市公司的创新集群。那份深植血脉的自强不息,仍在新一代创业者的故事里蓬勃延续。
“钱王射潮、治水兴邦”的家国豪情,淬炼为“发展科技、产业报国”的使命担当。钱塘江畔那尊定格“射潮”雄姿的雕像是这种精神的具象化象征。二十年来,滨江区地区生产总值从不足200亿元跃升至超2800亿元,一批企业在芯片、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持续攻关,实现“从0到1”的技术突破,回应着“产业报国”的时代之问。
“耕读并举、崇文重教”的家学渊源,演变为“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生态系统,化作实打实的政策温度:从“5050政策”为海内外创业者提供最高2000万元创业扶持,到HI TECH大赛搭建全球对接桥梁,“创业礼包”全链条护航,“人才带技术、技术变项目、项目融资金、实现产业化”的飞轮在这里越转越快。
“西陵津渡、富而好礼”的开放基因,舒展为“扬帆出海、全球对话”的壮阔胸襟。运河文化、诗路文化的悠远底蕴,在滨江的血脉里刻下“走出去”的闯荡基因。如今,跨境电商“卖全球”、硬核科技“闯全球”、“国际滨”城市形象惊艳全球,“文化新三样”圈粉国际,对外开放新优势更加显著。
二十年来,滨江的人文基因始终鲜活。这股力量,唤醒了一代代滨江人的创新创造激情,进而化作澎湃的发展动能。
外国友人体验网易游戏《燕云十六声》
满足人的需求——
从产业集聚到人文共生的跃迁
星光会客厅里,鲜花与气球勾勒出浪漫轮廓,这片免费求婚场地,正是滨江长河街道星光产业社区“暖意”的缩影。作为滨江首个实体化运作的现代产业社区,两年来,“星光模式”被不断复制推广,将产业功能与生活场景紧织在一起,企业服务、社交娱乐、亲子活动“一站式满足”。这不断放大的温暖变迁,成为滨江人文经济实践的生动注脚:这里,始终以“产城人文融合”为导向,在发展中厚植人文底色,打造“以人为本”的活力之城。
在人文经济学视野中,人是文化与经济互动的中介,更是共同主体与归宿。在滨江,满足人的多元需求始终是高质量发展的终极目标。这里是浙江省年轻化率最高的区之一,也是拥有海外生活背景人员最多的地区之一。近30年间,超过40万来自国内外的人才涌入这片热土“用脚投票”,形成10万经营主体与庞大员工群体的独特生态。理解并服务好这些人群的需求,是滨江实践的关键。
人文关怀的落地,体现在触手可及的日常蜕变中。“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全域覆盖,“硅谷书房”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奥体中心“大小莲花”年均举办超30场国际赛演,中国国际动漫节跃升为全球性文化IP,长河老街、西兴古镇、浦沿渔码头焕新为“网红打卡地”……“工作、生活、热爱在滨江”,已成为无数人共同的心声。
“长河槐市”古韵中秋主题活动
滨江实践的精髓,还在于文化与经济的深度互融与“化学反应”。这里正迈向“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共生共荣新阶段。宇树科技机器人闪耀春晚,既彰显科技硬实力,又传递创新文化之美;打造科技旅游路线,通过深入打卡科技大厂,让冰冷的技术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体验;抢抓“演艺经济”风口,依托奥体中心、动漫节等平台,将赛事演艺与城市文化、消费场景深度绑定。2024年奥体片区38场赛演吸引458万人次,今年“大小莲花”还有超20场演唱会接续发力,配套的“行李一件事”改革等服务实现观演与生活的无缝衔接,推动文化与经济价值协同攀升。
数据是滨江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的有力见证。滨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连续多年超10%,2024年这一数值达到810.6亿元,占GDP的28.1%,规模杭州领先。其背后是“文化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文化”的良性循环在强力驱动。不仅如此,滨江推出“文化扶持政策40条”,每年投入1亿元,全力打造全民精神富有、全域文化优享的高地,“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的和谐图景日益清晰。
二十年来,服务载体迭代、路径不断拓展,但“尊重人、服务人、成就人”的初心未改。滨江实践有力印证,人文经济学并非抽象理论,它藏在每一次服务创新、每一个人文细节、每一家企业的行动中。
浙东唐诗之路的源头—西兴古镇
人与世界共鸣——
从本土实践到全球表达的跨越
作为文化贸易出海的前沿阵地,高新区(滨江)的网文、网游、网剧“文化新三样”出海均形成一定规模。统计部门数据显示,2024年全区规上“文化新三样”企业实现营收982.8亿元,“文化新三样”出口额超12亿美元。
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胡文木的评价,点出滨江二十年来文化“走出去”的深层逻辑:“‘文化新三样’从滨江扬帆出海,并非简单的单向输出,而是以‘和而不同’的智慧,让中华文化基因与世界产生深度共鸣。”
二十年来,从单点突破到全链出海,滨江构建起文化出海的“生态雨林”。2005年,中南卡通《天眼》作为浙产动画许可证“001号”开播,这部聚焦少年成长的作品也成为浙产动漫出海的重要起点之一。“2006年,《天眼》在新加坡海外首播,此后进入马来西亚、印度、韩国、美国等78个国家和地区,持续带领国产动漫‘出海’。”中南卡通总经理沈玉良表示,如今企业依托浙江数字文化国际合作区的Zoland海外发行平台,协同以人工智能大模型支撑动漫视听内容的专业国际翻译和配音“一站式”公共服务,加速推动动漫精品力作出海。“从单个作品出海到搭建全球发行网,政策始终像‘隐形翅膀’托着我们飞。”
二十年来,从技术赋能到表达革新,滨江架起东方叙事的“跨海长桥”。技术成为文化传播的“转换器”,让传统元素突破形式桎梏。如网易《永劫无间》以3D扫描技术为笔,将“唐朝明光铠”、畲族服饰转化为可交互的游戏皮肤,植入《富春山居图》等文化符号,让全球玩家在竞技中触摸东方美学的肌理;量子泛娱《藏海传》用冷烟火与CGI技术,还原非遗“发药木”表演的火树银花,将“东风夜放花千树”的诗意想象转化为可视可感的动态画面,让非遗魅力跨越语言壁垒。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演唱会现场
二十年来,从叙事焕新到价值共振,滨江激活文化传承的“时代脉搏”。叙事作为文化共鸣的“解码器”,使经典内涵接入当代语境:电魂网络在《梦三国2》中重构表达,将“梦·姜维”塑为东瓯王,以古戏台融合南戏韵律与现代玩法,保留文脉内核并唤醒文化认同;2017年在滨江启航的全国首个“国字号”中国网络作家村,汇聚325位一流作家,《芈月传》《盗墓笔记》《上元欢》等爆款IP经多形式出海,这些“东方故事”吸引全球超1.6亿读者,成Z世代“文化新宠”。
政策为舵、科技为翼、文化为笔,滨江文化“新三样”以这套兼顾传承与创新的“解法”,让东方故事跨越山海阻隔,在全球舞台上持续绽放璀璨光彩。
来源:潮新闻 陶悦清 肖鳕桐 叶菁
(图片除署名外由高新区(滨江)党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