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新领军者年会(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主办方发布全球首批人工智能创新MINDS领袖奖名单,高新区(滨江)企业杭州安脉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脉盛”)与全球知名企业西门子、施耐德电气、富士康等18家企业一同跻身全球首批领袖行列。其中,安脉盛推出的“混合AI工业增强智能平台”被主办方评价为“面向数据稀缺行业,能够提供可示范、可规模化的智能决策路径”。
安脉盛是一家聚焦工业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智能制造、设备健康与安全预测管理、机器视觉及智能控制等前沿领域的高科技企业,自2016年起,这家企业已经为核电、船舶制造和新能源等国家关键领域的龙头企业赋能,依靠不断创新深入推进新型工业智能化,尤其在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方面,该公司为宁德时代建成全球锂电行业仅有的三座智能制造“灯塔工厂”做出了突出贡献。据安脉盛联合创始人卢天华介绍,也正是安脉盛积累了建设“灯塔工厂”的诸多经验,因而获得了世界经济论坛的参评推荐。
当前,我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已经成为外贸出口“新三样”,不少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时,最关心的就是电池续航能力和安全性,而电池的涂布环节,就是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工序。
在生产车间里,机器要将电池正负极材料涂在一层大大的膜上,涂层的厚度跟一根头发丝差不多,在此基础上还得保证均匀,这对生产工艺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如何让生产设备实现高精度控制,一直是行业亟待破解的难题。安脉盛推出的“混合AI工业增强智能平台”,就是专门为数据稀缺但决策关键的高风险工业场景设计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比如人脸识别技术,都是基于非常庞大的人脸数据训练来提高系统性能的,而相较于这种数据丰富的场景,工业车间里类似于涂布工艺这种数据没有那么多、但是工业精度很高的场景而言,更需要人工智能来赋能。”安脉盛联席总裁楼阳冰博士说,“混合AI工业增强智能平台”创新融合物理机理模型、领域专家知识与小样本学习技术,在宁德时代电池制造等复杂环境中,能提供精准的预测性洞察和工艺流程优化方案。据悉,系统实时运行,可无缝集成于现有工业基础设施,且能在无需持续重新训练的情况下动态适应波动工况。得益于该平台的赋能,产品质量波动降低50%,操作员工作量减半,生产速度显著提升。而在楼阳冰博士看来,这个平台并非只能赋能电池涂布工序,而是可以复制在更多场景中,比如,高精度要求的食品加工制造业等。
“此次入选,希望能够让更多的行业看到人工智能在工业场景中实实在在的作用。”楼阳冰博士表示,许多行业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接受度”才是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作为一家赋能智能化转型的企业,安脉盛希望能够让更多行业认识到智能化的价值,帮助更多企业提高竞争力。
在杭州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的背景下,安脉盛跻身“领袖”,既秀出了高新区(滨江)人工智能产业的硬实力,也与这里的创新生态密不可分。“我们赋能的行业和企业对质量和系统稳定性要求很高,这也决定了企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卢天华表示,高新区(滨江)数字产业集聚度高,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储备”,近年来,高新区(滨江)也在积极帮助企业对接高校,寻找科技型高素质人才。此外,今年,该公司与宁德时代合资的安脉时代杭州公司已经在白马湖畔正式运营,这家致力于机器视觉领域的智能制造企业从找场地到招人,都得到了该区的全力支持。
未来,安脉盛将瞄准更多与技术深度融合的工业场景,赋能各类工业企业智能化转型,真正让制造企业获益。
来源:杭州新闻 记者 孟娇 滨江微融圈 肖鳕桐 屈媛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