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滨江:集聚“最强大脑” 创利超124亿元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杭州滨江:集聚“最强大脑” 创利超124亿元

最近,由浙江大学与西湖大学联合培养的理学博士马昭懿有了新身份。收到刚刚设立在高新区(滨江)的海亮科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邀请,他准备进站。

“相较于在高校做研究,我更喜欢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的模式。”马昭懿对未来两年充满期待,他希望自己在“人工智能+科学教育”领域有所突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据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集聚高层次科创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载体。而作为科创企业集聚的高新区(滨江),一直致力于打造博士后科研人员创富“新高地”。

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累计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8家,其中国家站37家,省站52家,国家分站9家,设站规模位列全省各区县市第一。

从“书架”到“上货架”

在企业里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我国博士后制度的创新,而像海亮科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样,高新区(滨江)共有91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占全区工作站总量的92.8%。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密度”在企业扎堆,已经成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滨江特色”。

马昭懿进站后,立即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变化,在企业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产实际问题,如何将技术成果与产业化相融合,是青年研发人才在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的重点。他说:“潜心研发的技术,企业或许能最直观、最快速地实现实践和转化。”

加速科研成果从“书架”到“上货架”,吉利控股集团也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为提高企业创新力的重要载体。

陈瑞敏是吉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一员,她研究的方向是车路协同、感知算法、多模态大模型。“与在实验室写论文完全不一样,这是‘听得到炮火的地方’,能让自己在实践中找到突破,尤其是看到学术成果应用在具体的业务场景中,很有成就感。”经过2年培养,今年上半年,陈瑞敏的研究成果实现了部分落地,团队已经在部分园区和城市道路均建成车路协同示范区域,并实现了全息感知和云控车等功能,为智能驾驶的安全保驾护航。

“陈瑞敏绝非个例。通过企业自身的先锋实验室发布课题,我们希望更多的创新技术能够在实际场景中得到检验,从机制上为技术创新、技术落地保驾护航。”吉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吉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驾驶等多领域已“结出”多项成果,比如,博士后主持、参与科研项目64项,其中国家级13项,申请专利124项,据估算,其成果转化新增产值105112万元。

而通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也为高新区(滨江)集聚了大量的“最强大脑”,据悉,今年上半年以来,全区紧扣企业人才需求,组织开展博士后专项招聘对接活动。截至目前,新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59名,累计拥有在站博士后426名。

他们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结合产业发展,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任务的同时,也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了更大的价值。以最新的统计数据证明:全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累计承担科研项目844项;研究成果转化新增产值约685.65亿元,累计产生利润约124.09亿元。

从“进站”到“留滨”

今年6月,陈瑞敏提前通过了吉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出站考核,而出站后,她将留在滨江,作为吉利的一员,继续开展产学研技术攻关。

“在企业里,博士后搞技术成果转化,不是一个人的事。”陈瑞敏说,背后是一个团队甚至一家企业的创新体系做支撑,“有了课题后,由团队一起进行技术预演、技术转化,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落地机制。”

在工作上实现价值的同时,政府对企业开展的数智化创新项目的大力扶持,也让陈瑞敏感受到了高新区(滨江)留才、爱才的诚意。据高新区(滨江)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名进站博士后可以领取一次性生活补贴24万元,设立站点的企业则能领取科研经费15万元、日常经费20万元用于博士后科研工作。同时,高新区(滨江)还提高博士后出站留区(来区)补助标准,给予留区工作博士后最高60万元/人补助。

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滨江)还配套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5050计划”,鼓励出站博士后留区创业,围绕关键领域搭建攻关体系,孵化培育拥有核心技术的博士后创业项目,完善产业园、孵化器扶持,为初创期博士后科研项目提供孵化空间和创业服务,为成熟期项目提供加速助力。

“高新区(滨江)本身就是一个孵化器,也是一个大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高新区(滨江)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看来,许多技术过硬的初创企业靠自己的投入很难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将限制企业人才引进和创新发展,而通过高新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国家分站建设模式,打通博士后培养渠道,能够“推企业一把”。

“我们还推出了各类博士后培训、沙龙,协助我们解决运营遇到的各类问题,为青年人才‘学得好、留得住、出成果’解决了后顾之忧。”该负责人表示,今年下半年,将继续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力争年底前完成“百站千人”目标,即打造100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引进博士后1000人,再次实现人才方面的提档升级,持续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来源/滨江发布

文字/吴瑾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