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造大船 也能造特种船 台州续写新“船”奇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站内

能造大船 也能造特种船 台州续写新“船”奇

“11.5万吨!”这个数字已镌刻在台州造船的里程碑上。

6月15日,一艘巨轮正在万隆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船台上建造。这是台州目前建造的最大吨位船舶、首艘超10万吨级的巨轮,标志着台州造船能力跃上新高度。

除了能造更大的船,台州还能造更专业的船。新型智能双体风电运维船、甲醇双燃料船舶、“张謇”号科考船、亚洲最大挖泥船、海上超级冷冻运输船……历经十余年沉寂,台州造船业正迎来扬帆出海的崭新篇章。

目前,台州不少造船企业订单排至明年。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共有40艘船舶完工交付,共计44.4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7.94%。

向“十万吨级”跃迁

台州造船的“吨位”纪录正在不断刷新。

站在万隆船舶码头,正在逐步成型的钢铁巨人——挺立船台的11.5万吨阿芙拉型油船,巍峨的轮廓在朝阳中若隐若现。

现场,焊枪的蓝色弧光如星辰般闪烁,各项工程有序进行,船舶下水指日可待。

这艘入级中国船级社的“海上巨人”,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自主设计。船长249.90米,宽44米,型深21.5米,设计吃水13.6米,设计航速14节,可无限航区航行,其货舱容量超过80万桶成品油或原油。

“这艘船船长相当于8个足球场!船体到甲板的高度足有八九层楼!”万隆船舶总经理助理泮宇说,“十万吨级是一个新的造船高度。在四五年前,台州造5万吨的船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除了大,它更是一款具备环保、节能、安全与经济性的绿色船型。该型船无论在操纵性能、装卸货效率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都做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实力跃升非一日之功。

“能造大船,与造船技术越发成熟有关。”泮宇说,船厂从4万吨、5万吨、7万吨、8万吨……一步步,船越造越大。随着船越造越大,他们对配套硬件都做了升级改造。比如,龙门吊加固加大,让其能承受更重的船体制造;引进的激光跟踪焊机,能让接缝强度提升20%。

这艘在建的阿芙拉型油船,配备的大直径螺旋桨和节能消涡鳍等推进设施优化匹配设计,可以充分体现船舶的快速性能和低能耗。上层建筑采用的低风阻外形设计、配置抱轴式永磁轴带发电机,则能有效降低船舶总能耗和燃油消耗,达到EEDI节能指标。

“作为黑海、北海、加勒比海及地中海等航线的‘常客’,阿芙拉型油轮以其卓越性能深受全球船东信赖。这艘船的建造,是我们向高端船舶制造迈出的坚实一步。”泮宇说。

造国内首艘民资大洋级科考船

走进浙江腾龙造船有限公司,一艘艘特种船的模型引人注目。该船厂建造的国内首艘新能源旋筒风帆助力推进船“骏百56”轮,填补了台州乃至国内空白。

“如今,我们正在建一艘崭新的35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船。这是国内民营企业投资建造的首艘具备大洋无限航区作业能力的科考船,由温岭30多户渔民筹资1.3亿元建造。”工程师章绍山说,“六月底合龙后,大船将初展雄姿。”

这是腾龙继“骏百56”轮之后的又一力作,将刷新台州科考船建造纪录。

该科考船全长82米,采用长艏楼与反向穿浪型船首设计,配备开敞式作业甲板与隐蔽作业区,可搭载海空潜立体探测设备,续航力达10000海里,自持力超过60天,完全满足全球无限航区作业需求。

“造科考船比起造商船,更加精细。”在浙江腾龙造船的车间里,工程师们正为船体的焊接精度反复测算,“因为科考船的抗风浪结构比普通船舶复杂3倍,每一块钢板的误差必须小于2毫米。”

“减摇水舱的测试数据比预期更好。”船舶设计师指着模拟屏幕上的12级风浪曲线介绍。这项融合了渔船压载舱经验与军工技术的装置,能让科考船在台风边缘持续作业72小时。同时,该科考船吸收了“探索三号”科考船的成熟技术,可搭载布放回收多种ROV、UUV、ARV等水下航行器,可实现12小时内完成海洋地质与生物采样的功能转换。

“船将于明年初建成。”章绍山表示,建成后将填补民营资本参与大洋科考的空白,为海洋资源勘探、海底测绘、生物采样等科研活动提供平台,并服务于海上风电、油田作业等产业需求。

‌抢跑低碳航运新赛道

在全球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大背景下,造船业的低碳转型,是一场牵动全局的深刻革命。

面对挑战,台州船企迎难而上。一些船企主动适应国际船舶技术和产品发展新趋势,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绿色环保船舶。

走进台州枫叶船业有限公司,一艘甲醇双燃料加油船正在建造中。这是与国际知名百年运输和物流企业——意大利航运公司Fratelli Cosulich的合作订单。

早在2023年7月,Fratelli Cosulich便与枫叶船业签署了甲醇化学品加注船建造合同,今年又追加一艘。

“造不了绿色船舶,在海外就没有竞争力。”台州枫叶船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敏表示,建造甲醇双燃料电推船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船企已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

“现在配置的设备是目前阶段最新型的。我们一直秉承制造‘绿色’、符合国际一流水准的船舶,以满足各个国家船东的运营需求。”叶敏说,该型船运载能力超过8000立方米,符合IMO第2类化学品运输标准,能够运输燃料油、生物燃料(最高可达B100)和甲醇。新船将配备两个固定螺距螺旋桨,每个螺旋桨都由一个电机通过齿轮箱驱动,并配备三台由MAN Energy Solutions公司提供双燃料发电机组,优化双燃料发电机的使用。

“当下,国际海事组织对碳排放等进行强制要求,将加快催生大量船型绿色化和大型化的迭代需求。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机会是均等的,就看谁能率先一步。”台州船舶工业协会秘书长杨隽斌表示,Fratelli Cosulich与枫叶船业的合作不仅彰显了台州在绿色船舶建造领域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中持续提升的地位。此次订单,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枫叶船业在加注船建造领域的领先优势,也展示了国际市场对台州造船业质量和效率的认可。

从刷新纪录的万吨巨轮,到引领潮流的绿色船舶,再到智能赋能的现代船厂,台州造船业正以“大”与“新”的双轮驱动,在3.0时代破浪前行。手握核心技术与创新动能,台州这座“造船之城”正在续写新的传奇。

来源:台州发布

作者:周丽丽 李洲洋 李奔

推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