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的核心文化是什么?或者说标识性的地域文化是什么?似乎一直没有定论,但正逐渐形成共识。
说没有定论,是因为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有说是三国文化、东吴文化、孙权文化,有说是红色文化、郁达夫文化,有说是纸文化、茶文化,有说是书法文化、篆刻文化、诗词文化、富春山居图文化,有说是山水文化,有说是中医骨伤文化,有说是孝文化,有说是富春文化、富春江文化……富阳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众说纷纭应在情理之中。
近年来,富阳越来越认识到梳理确立核心文化标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多次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举行专题会议研究。2021年7月,富阳提出要“努力形成具有富阳特色、全国影响的以富春山居文化为引领的核心文化标识”。这是“富春山居文化”首次出现在官方表述中。此后,“富春山居文化”频繁出现在各类活动和会议中,不断被解读诠释,作为地域性的文化标识,越来越得到专家和群众的认同。
本文将分上中下三篇,全方位深入解读“富春山居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富春江畔一景 何建伟 摄
“六千年富春山居”
是富阳文化核心
地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学者葛剑雄认为,地域文化其实就是最能够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有特点的文化类型。它有一个前提,必须是和其他周围区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如果这是某一种地域文化,但是它跟旁边的地方或其他地域没有明显差异,划分就没有意义。地域文化属于全国文化的一部分,各个地域文化有共性,它们联结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中华文化,但又各有个性,这种不可抹杀的个性,使得中华文化更加绚丽多彩。浙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以良渚文化为主体的史前文化高峰、以绍兴会稽为代表的古越国文化、大运河贯通南北后日益发达的吴越文化、高度繁荣的宋韵文化……无一不为浙江社会经济的高度发达埋下伏笔。从一省一域到泱泱华夏,文化自信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
△城区一景 朱啸尘 摄
富春山居文化覆盖富阳全域。富阳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山地和河流交错分布。山地占据大部分,河流贯穿其中,地貌地形呈独特的“两山夹江”格局,两岸青山,一江春水,水行山中,山绕水生。是仁者、智者都能“适彼乐土”的富春山居。
富春山居文化涵盖富阳古今。富阳自出现人类活动以来,“富春山居”就是隐藏在人们内心的文化基因。位于大源镇的瓦窑里遗址,其出土的“多角沿豆盘”等诸多器物被鉴定为距今6000年左右的马家浜文化晚期文物,可以确定富春江两岸沿江区域是浙江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6000年前,富阳先民活动于瓦窑里始,富春山居文化在富春大地不断丰富,形成了富阳专属的独特标志,为富阳和浙江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资料图:瓦窑里遗址
△资料图:多角沿豆盘碎片
时至今日,富春山居文化不但符合富阳传统文化,又符合当代文化特征。浙江拥有“万年上山、八千年跨湖桥、七千年河姆渡、五千年良渚、千年宋韵、百年红船”厚重的历史文化,“六千年富春山居”宜有一席之地。
富春江和富春山
构成富春山水
“天下独绝”的山水格局孕育了富阳独有的富春山居文化,因此,富春山居文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富春山水,二是富春人文。富春山水,主要由富春江和富春山构成。
东经120度、北纬30度整交点在富阳大源镇。东经120度,是“北京时间”标准线。北纬30度,为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分界线,素有“神秘的30度线”之称,这条纬线附近,充满“险、惊、奇、谜”。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很难找到一个经纬度整十数交点。我国境内共有13个经纬度整十数交点,只有东经120度、北纬30度交点处于与城市接近的人口密集地带。特殊的地理,造就了这里独有的山水和人文。
△资料图:东经120度、北纬30度正交点
△资料图:东经120度、北纬30度在这里正交
富春江率领“一江十溪”。富春江是富阳人民的母亲河,“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这是一条清澈得令人炫目的滔滔大江,季羡林赞富春江“仿佛是一条天上的神江”。富春江全长68公里,其中,52公里在富阳境内。
富阳1831平方千米土地上,另有10条较大溪流,汇壑成涧,集涧成溪,蜿蜒曲折。渌渚江(又名鼍江)携葛溪、松溪二水而下,上里溪、苋浦江依次汇入。宋家溪、壶源溪、剡溪、大源溪、里山溪、渔山溪自上而下。常绿溪经萧山区境内汇入浦阳江。
富春江上多沙洲。孙权故里王洲,古称孙洲,孙钟在此种瓜,留下“雄瓜地”传说。“中沙落雁”,颇称佳境。“长沙”东洲,村落纷纷聚水涯。新沙岛,是沙洲沃野。洋涨沙、桐洲沙……因江水而生,生生不息。
富春江以江岸纵向伸展的长曲线、两岸山峦的横向长弧线和开阔的江面为特点,构成了视野开阔、空旷疏朗的基本形态,给人平和、典雅、空灵的审美感受。
△资料图:富春江 朱啸尘 摄
富春山分列富春江南北岸。富阳地貌“八山半水分半田”,山地为主。北岸是天目山余脉,南面是龙门山脉,两岸群山夹岸对峙,蔚为壮观。黄公望在《秋山招隐图》中写道:“此富春山之别径也。予向构一堂于其间,每春秋焚香煮茗,游焉息焉。当晨岚夕照,月户雨窗,或登眺,或凭栏,不知身世在尘寰矣!”
“华东第一名山”鹳山独立于富阳城东,山脚伸入江中。
天钟山海拔448.4米,面积300公顷。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富阳县志》载:“天钟山,在县南十五里,巨石蹲峙,轩举欹悬,欲坠未坠,形态万状。石泉奔泻,瀑有数道,若匹练然,飞雪溅沫,响若辊雷……”
新登镇北山,俗称官山,因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而闻名于世,也因弘一法师在此掩关三月而简册留名。
永昌释子山,海拔351米,悟空禅师和郭文举在此筑灵耀寺。
新登塔山,“塔山拥翠”古为“东安八景”之一。
龙门山主峰杏梅尖海拔1067.6米,为富阳境内第一高峰,“悬崖飞瀑”令人惊叹,郁达夫在游记中赞曰:“龙门山绝壁于千仞,飞瀑万丈,真伟观也”,如今,每逢雪天或新年,这里是周边群众登高首选。
万市镇青牛山,《新登县志》载“为县境诸山之宗”,苏东坡在此留下屐痕并赋诗《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至》。
△资料图:鹳山
△资料图: 天钟山小天竺
△资料图:龙门山杏梅尖雾凇 江幽松 摄
对于富春山水,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2020年5月在富阳说:“富阳的青山绿水让我这样的北方人很羡慕。这里的自然景观有强大的文化力量,孕育了历代众多名人。这些文化底蕴需要我们生动地去揭示、展示,通过多种形式去传播。如是熏陶出来的青少年,对家乡的热爱会根深蒂固,对地域文化充满尊重,对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来源:富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