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俯瞰浙江,山海共生、绿蓝泼墨。山与海,赋予了之江大地多姿多彩的自然图景,却也一度成为区域协调发展中横亘着的沟壑。
如何破解山区县产业发展难题?钱塘的回答是积极发展“飞地经济”,帮助协作地区实现“借力发展”,跨过那座山,一起迈向共富路。
不久前,钱塘-淳安共富“产业飞地”启用暨浙江和之祥项目建设开工。“从战略合作意向的初步达成,到规划开发方案的反复打磨,再到具体事项的精准落位,过程顺利高效,离不开两地政府的通力协作和用心服务。”浙江天台祥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鲍晓华在开工仪式上感慨道。
浙江和之祥项目效果图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预计可实现年产值7.2亿元,主要进行改性聚四氟乙烯及其符合技术项目生产基地建设。其中,项目一期投资约1.8亿元,预计于2026年建成投产,届时将实现年产值2.72亿元以上。
钱塘区发展改革局相关负责人
“浙江和之祥项目的建设推进,不仅为钱塘-淳安共富‘产业飞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将进一步助力两地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征程。”
随着“山海协作”的迭代升级,“飞地经济”成为撬动山海共赢的新支点。
何为“飞地”?它是指在行政上互不隶属的两个及以上地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在特定区域合作建设开发各种产业园区。比如钱塘-淳安共富“产业飞地”,就是在钱塘的地界上“画个圈”,拉着淳安一起,走一条产业共通、市场共拓、项目共建、区域共富的山海协作之路。
杭千智能制造中心项目效果图
在这个规划面积约1600亩的共富“产业飞地”里,杭千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同样正在加速推进。据悉,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总投资13.5亿元,计划于今年5月竣工交付。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亩均税收将达到50万元/亩,带动约2000人就业,为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钱塘-龙游产业飞地项目
(和达前进MAH产业园的效果图)
“山”“海”牵手,无问西东。关于“飞地”,经过多年探索“杭千飞地”建设,钱塘早已形成“四块地、一幢楼、一批税、一支付”的合作开发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与淳安县进行深度合作,共建共富“产业飞地”。与此同时,钱塘还积极牵手龙游县共建“产业飞地”,目前已落地产业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17.15亿元。
“‘山’的资源禀赋与‘海’的开放优势,正通过产业飞地实现深度融合、优势互补。” 区发展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钱塘将锚定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与淳安、龙游两地构建“规划共绘、项目共引、成果共享”的跨区域协同机制,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链式招引,引导一批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优质项目落户“飞地”,让“飞地经济”真正成为激活区域协同发展的 “强引擎”。随着更多前瞻性项目加速落地、开花结果,一幅“山海联动、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正于钱塘大地徐徐铺展。
来源:钱塘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