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街头装备“上新” 市民惊呼“超酷的!”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滨江街头装备“上新” 市民惊呼“超酷的!”

近日,在江南大道与西兴路交叉口西侧交通信号灯杆上,一个四四方方的蓝色“箱子”引起了市民们注意,突然有人惊呼:“你看!无人机飞出来了!太酷了!”

滨滨从滨江区公安分局了解到,这是刚刚安装的无人机机巢。空管中心内,警务人员轻点鼠标,警用无人机便从高楼顶层的“机场”迅速起飞,2分钟内抵达目标区域,执行完自主巡航任务后精准降落。

而这一场景已成为滨江区治安管理的新常态。据悉,滨江已在全域范围内建起30个自动化无人机机巢及1个灯杆自动化机巢,主要位于4个派出所的12个防区,以及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的周边,形成了覆盖重点区域的“分钟级响应天网”。

“与传统的单机操控模式不同,机巢内的无人机不需要现场操作,后台系统可同时调度多台设备。”滨江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无人机从起飞到降落全程自动化,单名警务人员即可高效管理多台设备。

作为“移动感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巢还集成四光相机、喊话器、爆闪灯等多种挂载设备,具备自主巡飞、智能监控、快速响应、一键充电等功能。“起降、充电、维护和存储,这个空间就是无人机的‘小机场’。”该负责人表示,如果出现警情,无人机能发挥独特空中优势,先于地面警力在2分钟内抵达指定地点,回传实时现场画面,并在现场持续工作20分钟左右,进一步提升警方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能力,同时还能实现亮闪警灯、高空喊话等功能。

无人机机巢的试点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巡检模式,实现了从“人工巡检”到“无人机巡检”再到“无人机自主化巡检”的跨越式发展。当前,滨江无人机后台运行10种空中警务场景算法,涵盖人流监测、车流分析、烟火识别等领域。例如,在巡航过程中一旦识别火灾、河道异物等,无人机会自动识别并回传画面给后台,转交相关部门处置。因此,无人机目前能实现24小时应对9类特殊警情的出警需要,如交通事故、意外落水、应急救援等情况。

据统计,今年警务侧无人机日均飞行77架次,日均协同处置警情3起,有效提升了警务效能。“‘无人机+’的多领域警务场景应用正日益丰富。”滨江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聚焦警务算法优化与特种无人机研发,全力打造“空地一体智慧巡控体系”示范样板,为城市安全治理提供更强科技支撑。

来源/滨江区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滨江区公安分局

文字/吴瑾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