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珠成链农旅共景 虞南片区创新共享机制编织幸福“纽带”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串珠成链农旅共景 虞南片区创新共享机制编织幸福“纽带”

“不到20元就可以吃遍整座山头。”暮春时节,虽然覆卮山景区的梯田油菜花已谢,但景区人气依然不减,吸引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登山攀浪赏景。位于景区核心区域的共富大集更是“点绿成金”,油炸花花、梯田咖蛋、龙溪烧饼……虞南三乡三镇、虞创联盟等农产品展销摊位一字摆开,解锁乡村的质朴与温暖,让游客驻足流连。

自3月15日推出共富大集以来,短短一个月时间,农副产品销售额突破40万元。 年初以来,虞南片区通过打造共富工坊2.0版,推出“山居虞南”四季系列活动,创新共享机制,一幅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共富工坊2.0版,释放更多能量

作为我市首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丁宅乡是远近闻名的“仙果小镇”,夏溪自东南向西北穿过丁宅乡双桥、华湾、上宅、丁宅和下宅等行政村。近年来,依托“一溪两岸”自然资源和旖旎风光,丁宅乡布局了不少农业、文旅新业态。全乡草莓、桑葚、水蜜桃等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四季仙果”总产值达1.2亿元。

张开五指不如握紧拳头。丁宅乡自成立共富片区党委以来,精心打造“夏溪畔”共富工坊,将管溪里·村咖、共富市集、滨水营地、桃溪谷景区等10多个农文旅业态串珠成链,探索集成式共富工坊新模式。

“夏溪畔”开出共富花。“作为今年省级农村综合改革支持共富乡村建设试点项目之一,该工坊为村级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近200万元,惠及1500多名村民,年均增收2万余元。”丁宅乡党委副书记陈亚运介绍。

在岭南乡、陈溪乡、丁宅乡、下管镇虞南三乡一镇,通过党建引领共富工坊,相继建立“合作社+农户+企业”联农带农机制,已建成像“夏溪畔”这样的共富工坊46个,让种植“四季仙果”的农户全部嵌入共富链条。

近日,下管镇灰树花农艺农机融合试验基地项目入选2025年省农业“双强”支持项目清单,这一喜报在微信朋友圈刷屏。这是灰树花共富工坊成功实现量产,销售圆满收官后,迎来的又一个好消息。自去年起,该工坊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栗树资源优势,巧用板栗枯枝、板栗壳等开启灰树花人工培育之路。

系列共富活动,抱团振兴乡村

走进地处丰惠老街的杂野陶艺工作室,有不少年轻人围坐在一起“玩泥巴”。“在虞南绿色高质量发展指导中心的牵线下,我们成功将陶艺工作室开到了虞南农事服务中心和丰惠老街。”杂野陶艺工作室主理人何绛珠告诉记者,近几年虞南乡镇乡村旅游风生水起,吸引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他们中有一部分是稳定的陶泥爱好者,一部分是每天都会新增的陶泥体验者。

春樱漫山,夏溪清凉,秋枫似火,冬宴暖心。今年来,虞南片区以“共同富裕”为笔,以“四季风情”为墨,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诗意长卷。“我们推出‘虞南共富’与‘虞南四季’两大主题系列活动,用365天的精彩,带市民和游客解锁‘乡村文旅+共富’的N种可能。”虞南绿色高质量发展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3月赏花季,我区为高校学子量身定制,推出“虞南青春专线”大巴车,将樱花谷的粉雪、覆卮山的石浪、桃溪绿道的芬芳等串联成线。这条虞南精品赏花路线,集潮流文创、乡村野趣、青年社交于一体,深受年轻人喜爱。

除了春赏花,解锁数万人都在追的浪漫,我区还推出夏嬉水,清凉经济点燃暑期档;秋登高,上线长三角最美徒步线路;冬寻味,舌尖上的年味记忆等贯穿全年的山居虞南主题线路,串联起虞南三乡三镇沿途村庄景区、民宿等特色资源,按季节变换布置农趣、仙隐等打卡场景,推动“以旅兴业、以业富民”。

“围绕‘岭南居、陈溪养、下管文、丁宅嗨’总方向,以点串线、以线促面,全力打造以覆卮山景区为引领,以下管溪和隐潭溪为纽带,管溪寻趣、太平仙隐、许岙寻迹等12个景点为节点的特色旅游路线。”虞南绿色高质量发展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合力形成虞南全域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更多虞南流量向留量转化。

来源:上虞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楼丽君 通讯员 徐杭惠 文 记者 魏新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