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你缴的税开花了。”
这句2025年春日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恰如杭州与花的不解之缘的生动写照。在继杭城梅花、玉兰、樱花、郁金香、杜鹃等陆续登场后,杭州即将迎来“月季时间”——全城215万株、40余个品种的高架月季花已陆续绽放,一路生花的美景正全速向市民与游客涌来——预计本周开始,高架两侧500公里的“空中花廊”将进入盛花期,为城市披上绚丽的“春日盛装”。
在杭州,月季不仅是一种花,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从2009年首次将月季种上高架试点并成为全国明星,到如今“西子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品种获得业内外一致好评,杭州用17年的坚守,诠释了“专心做好专业的事”的深刻内涵,以及长期主义绘就的城市生态画卷。
十年磨一剑,打造“全国模板”
时间回溯至2009年,杭州作为国内首个将月季种上高架的城市,在园林艺术领域迈出了创新一步。
彼时,市园文局专家团队面临巨大挑战:如何找到一种能在高架上四季开花的花卉?经过无数次尝试与筛选,月季最终脱颖而出。从几百个品种中初选、试种,再到最终确定,十余年里,杭州月季团队用心血与汗水浇灌出闻名全国的空中花廊盛景。
秋石高架月季(4月20日实拍)
如今,“到杭州去看看高架月季花”已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杭州高架月季模式已被全国多个城市学习复制,如嘉兴、宁波,乃至重庆、成都、郑州。这条“空中花廊”不仅美化了城市,更成为杭州“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亮丽名片。即使在严寒季节,杭州部分高架月季依然盛开,这背后是品种选择、精心养护和适宜气候条件的共同作用。
车在林间走,人在花中游,“花路”在城市延绵生长。全市域215万株的规模,高架两侧及隔离带上的月季花箱连起来长度超过500公里,这条“空中花廊”不仅让城市焕发勃勃生机,更成为杭州生态建设的典范。
风情大道月季(4月20日实拍)
高架独特的立地条件,全天光照充足、环境湿度低;市、区园林绿化、市政、交警等管理部门的通力协作与园林企业的精益求精,对高架月季给排水、盆体安装固定、土壤、品种配置等全方位开展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指导管理,最终形成了如今的漂亮景观。
多年实践中,杭州已总结出一套成熟的高架月季建设、养护管理体系,其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
留石高架月季(4月20日实拍)
自主创新,让“中国月季”绽放风华
然而,杭州月季的征程并未止步于此。尽管高架上的月季品种繁多,但最初几乎全是国外品种。众所周知,月季原产于中国,却在城市园林景观应用中鲜见中国自育品种的身影,这成为杭州园林人心中的遗憾与“痛”。
2020年,为响应种业振兴国家战略,杭州的专家在最炎热的季节,踏上了新优品种月季的寻苗之路。最后,历尽辛劳,在江苏常熟的一户家庭园艺月季自育种户家中,团队找到了心仪的月季品种。经过四年的引进、筛选、观察、应用,以及与育种者的不断交流沟通、改良优化,“西子烟雨”“西子春和”等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西子系列”月季应运而生,这些品种不仅维护成本低、开花时间长,更具有极强的抗湿热耐寒能力,成为杭州高架上的明星品种。
月季‘西子烟雨’
月季‘西子春和’
月季‘西子景行’
月季‘西子伊人’
“目前高架上含苞待放的正是‘西子烟雨’,作为月季中的早花品种,它已率先奏响春日序曲。”市园林文物局园林绿化处四级调研员钱桦介绍,作为杭州高架月季的“先锋部队”,‘西子烟雨’有着淡雅柔美的江南气质,层层叠叠的花瓣如烟似雾。目前,运溪高架临平段与空港高架中段已进入最佳观赏期。
作为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国产月季佼佼者,‘西子烟雨’不仅拥有“颜值”,更兼具“实力”,其花瓣自洁性强、抗病性优越,且抗热耐寒,堪称“花中劳模”。更令人惊艳的是,它自带“四季滤镜”,花色会随季节温度变化而“换装”——春季以淡雅胭脂色为主,气温升高后渐变为柔和粉色,盛夏转为粉白色,深秋则呈现深沉的深粉色……
月季‘西子烟雨’
在管理维度上,中国月季更适应本土气候环境,病虫害发生少,养护成本低,为一线养护人员减轻了工作负担。截至2024年年底,“西子系列”月季种植规模已达130万株,遍布杭州的高架、公园、街道。如果想近距离欣赏,可以去“小而精”的公园范本——五常北部园区公园,这里23000平方米的绿地中种植了10余种“中国月季”,市民游客可近距离感受高架月季的壮观花期。
秋石高架月季(4月20日实拍)
2025年,对杭州高架月季而言,是充满惊喜的一年。这一年的月季盛景,不仅是对过去17年努力的最好回报,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期许——希望未来能继续弘扬传承中国月季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国月季”,让“中国月季”在杭州绚烂绽放,尽显风华;同时通过杭州的引领和示范,让“中国月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来源:杭州市园林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