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创新民营企业用地保障工作 为中小企业长成参天大树提供土壤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台州创新民营企业用地保障工作 为中小企业长成参天大树提供土壤

4月,位于台州路桥区金清镇的浙江普兰卡钎具股份有限公司迎来“展会时间”:董事长沈国华率队赴德国参加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展会——宝马展(Bauma 2025);总经理带队在广交会拓市找订单。

企业主动出击的底气,很大一部分源自建设中的新生产基地。普兰卡是一家专注于矿山凿岩钎具研发与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制造的锥度钻头、螺纹钎具占国内市场逾四成份额,还是印度市场最大的花岗岩采石钻头供应商。两年前,企业研发了一款凿岩机,从钻头向整机方向延伸产业链,但老厂区约20亩的空间已然捉襟见肘,难以满足新产品线布局的需求。

为优质中小民营企业项目落地扎根提供丰沃土壤,去年10月,省自然资源厅开展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用地保障专项行动,重点扶持能够立即开工建设、较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先进制造业中小民营企业。抢抓政策机遇,台州创新协同工作机制,由发改、经信、资规局业务骨干及乡镇组成联合小组,对全市中小企业用地需求进行摸排,推动中小企业项目落地实施。

普兰卡采用精益管理,是一家专注于矿山凿岩钎具研发与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记者 祝梅 摄

得益于此,普兰卡拿到66亩新增工业用地,建设高速凿岩采矿设备及各类钻具钻杆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凿岩机大多依靠进口,我们的产品能把市场价格打到现在的三分之一,有信心凭质价比赢得全球市场。”普兰卡企管部长沈玲根说,新基地投产后,企业年产值预计将从2024年的3.6亿元拉升至7亿元。

中小民营企业是浙江最具活力、潜力和成长性的创新群体之一。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去年,省级指标共支持了423个中小民营企业项目,总用地9823亩,带动一波民间投资。其中,台州市批准用地面积2416亩,中小民营企业专项指标份额居全省第一。

“这从侧面反映出台州中小民营企业发展需求旺盛。”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原有模式下,地方每年获得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大多投向必要的民生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民营企业用地保障指标专项专用,解决了中小民营企业的用地难题,也为当地优势产业集聚、再造发展新优势开辟出“进阶”空间。

温岭拥有全国最大的泵与电机产业集群,集聚3700余家相关企业,但要长成“千亿级”集群,大企业不够多是梗阻之一。在温岭经济开发区,一块340亩的建设用地被规划为泵与电机智造园,依托民营企业用地保障工作,产业平台的9家“业主”已招满。

温岭市凯利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此建设年产120万千瓦电机生产线。“我们的电机应用于光伏、储能、半导体等行业的废气废水处理设备,去年产值近亿元。”总经理厉新祥说,苦于合适规模的地块难找、竞拍也激烈,企业这些年“蜗居”在不到3000平方米的厂区,产品生产出来无处存放,不得不另租仓库。通过专项行动,产业园获得用地保障,企业上个月摘得30亩土地,本月底开始建设。

日信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汽车制造、医疗设备、化纤生产等多领域,产品谱系广、部分单体产品占地面积大,对场地空间、产线自主布置需求较高。记者 祝梅 摄

温岭市日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主营节能螺杆空压机及配套产品,凡是需要用到空气动力系统的行业都能被覆盖。受限于场地,部分产品配套环节没空间自己生产,新产线的开拓也放缓了步伐。“我们2017年成立以来已经搬了两次家,现在租的厂房是现成的,很难根据企业的产业特点来调整。”总经理罗永杰告诉记者,新拿地建设的29亩新厂区可以自行规划设计产线、动线,企业还计划拓展动车磁悬浮等高端市场,加大力度筑巢引凤。

中小民营企业有了“舞台”,也就有了大展身手的空间。截至目前,台州已完成46个获批项目的供地,涉及指标面积775亩。温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当地已保障中小企业用地432亩,同比增长157%。

支持更多中小民营企业长成“参天大树”,今年,浙江将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用地保障专项行动上升为一项政策、纳入省政府“8+4”经济政策体系,首次明确省级安排1万亩用地指标。为强化对中小民营企业项目用地的支持力度,浙江省进一步优化指标配置,其中省级配置专项指标占比60%、地方配套40%,约等于用省级指标“撬动”1万6千余亩全省供地指标,引导各地向中小民营企业项目倾斜要素保障。

来源:潮新闻 记者 祝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