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市滨江区冠山路上出现了一辆特殊的清扫车——白色车门上印着7个大字“无人清扫机器人”。这是滨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为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升级、探索环卫作业新模式而进行的创新尝试,组织辖区内街道及相关保洁企业负责人现场观摩作业演示,为后续正式应用奠定基础。
科技感十足的无人清扫机器人虽然体型庞大,却是精细作业的能手。无论是细小的碎片、枯叶,还是扬尘,都能被其高效收集。它在路面上自主完成清扫、避障、冲刷等系列动作的流畅演示,引得行人纷纷驻足观看。
据悉,该无人清扫机器人为滨江第一辆获得测试牌照可上牌的无人清扫车。“此次活动聚焦智能环卫设备的实际应用效能,为滨江构建高效、低碳的环卫管理体系提供创新思路。”滨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表示,通过多模态感知技术和动态路径规划,该机器人不仅能精准识别锥桶等障碍物,礼让行人及红绿灯通行,更能通过智能算法实现高精度贴边清扫。面对突发路况时,其智能决策系统可瞬间完成避障动作。如垃圾过多时,它还可自动拍摄环境照片上传至智能云控平台,平台调度其他机器人进行补充清扫,形成“发现—上报—响应”的闭环管理模式。
“充满电后,这位‘智能清洁工’连续作业时间可达6到8小时。”该负责人表示,它配备1000升垃圾箱和420升水箱。早高峰前每小时可完成8到10公里作业里程,清扫面积达1.8万平方米,单次作业里程40公里,相当于十余名清洁工同时作业的效能。
“有了无人清扫机器人的全天候辅道、慢行道巡扫,将大大解放人力。”该负责人表示,根据规划,首批6到8台无人清扫机器人将在今年底前在江南大道、江晖路、飞虹路、沿江江堤、冠山路等重点路段(经交警部门审批通过)进行试点应用,与现有环卫体系形成有效互补。
环卫工作的机械化、无人化,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新赛道。而此次智能化设备的推广应用,正是滨江推进城市管理智慧化的重要举措。该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升级静音保洁、零接触作业等智能化功能,联合科技企业深化智能环卫技术应用,推动城市环境品质稳步提升。
来源:潮新闻 共享联盟·滨江 吴瑾熠 通讯员 来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