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樱花跑”IP引流 展现“国际滨”古今交融文化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借势“樱花跑”IP引流 展现“国际滨”古今交融文化

3月29日,早上6点钟出头,寒风赖在钱塘江边不走。陈辰原地跑了几步后,脱掉厚外套,换上了一袭蓝色大褂。春寒料峭挡不住他的十足干劲,在镜头前,他左手持锣,右手拿着锣片,用小热昏介绍着滨江的樱花跑。“我是派驻在西兴街道的市级文化特派员,欢迎大家通过樱花跑,感受滨江文化!”陈辰热情洋溢地说。

眼下,文化特派员制度已经在滨江实现全域三个街道全覆盖。跟陈辰一样,省级文化特派员张璜和区级文化特派员蒋采也走上了最美跑道,借助这场盛大的群众活动,推介滨江古今交融的特色文化。

“这是南派三叔《盗墓笔记》的周边拼图风扇?”一位路过江南第一码头遗址的跑友,惊喜地接过陈辰派发的礼品。“请多多支持滨江的文化企业,南派三叔可是我们中国网络作家村的村民!”一直致力于挖掘西兴古镇文化的陈辰,当日也充当起了滨江文化企业和文化IP的宣传大使。而派驻在长河街道的省级特派员张璜,则身穿红色官服,头戴长翅官帽,将自己cos成“来小宝”,为群众派发“来小宝”贴纸。“‘来小宝’是我派驻到长河老街以后,用心打造的文化成果,今天cos‘来小宝’,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长河老街,了解滨江的历史文化。”张璜说,文化特派员工作就是要将自己接入到群众当中,利用樱花跑这个“大流量”IP恰好是一个切口,可以为长河老街扩大影响力和传播力“引流”。

今年的樱花跑以国漫为主题,在樱花跑道上,既引来了不少coser拍照打卡,也成为了机器人和机器狗等“文化+科技”产品的展示舞台。在“钱江龙”雕塑附近,派驻在浦沿街道的区级文化特派员蒋采带着街道正在培养的书法骨干在现场挥墨泼毫。

“今天我们结婚啦,能不能帮我们写一幅‘真爱一生’?”刚举行完集体婚礼的一对小夫妻想要“现场定制”,还引来了宇树机器人驻足“围观”。“书法作为传统艺术,是很有生命力的。而眼下AI热潮,让机器人也变得很有生命力。”在蒋采看来,滨江既有传统的浪漫,也有新潮的浪漫。这也让他对做好文化特派员工作有了很大的启发。

据滨江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邀请滨江的“文化特种‘兵’”加入到“樱花跑”活动中,就是希望文化特派员工作能够既有泥土气、也有新潮味。据了解,三位特派员所在的打卡点也经过了巧思,比如,江南第一码头遗址始建于南宋时期,展现了古码头与过塘行等古代航运发展史,代表了滨江的开放特质;钱江龙雕塑则展现了“国际滨”创新、拼搏的开拓精神;西兴大桥一侧的“QIU骑迹”则展现了“青”爱之城的年轻活力。“我们希望借‘樱花跑’这个大IP,让更多人了解滨江、热爱滨江、走进滨江感受滨江文化。”该负责人表示。

来源:杭州新闻 记者 孟娇 滨江微融圈 宋桔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