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奇网球巨星安德烈·阿加西挥拍击出第一球,湖州国际红土网球中心的赭红色场地瞬间沸腾。3月30日,这座全国最大的红土网球基地正式启用,并将陆续迎来中国网球巡回赛CTA1000揭幕战、中国青少年红土网球大满贯、中国城市女子红土网球团体赛等赛事。
建设标准对标法网罗兰·加洛斯,传奇巨星阿加西、格拉芙夫妇任永久荣誉会员,与美国Tier1-IBG国际网球学院签约布局人才培养……以国际红土网球中心为平台推出的一系列动作,释放出湖州牵引国际资源、放大“红土网球”影响力的信号。
安德烈·阿加西与施特菲·格拉芙专程莅临现场。共享联盟·湖州 张剑 摄
以体育为纽带,助力城市“出圈”正成为各地共识。网球热持续升温,“红土网球”之于湖州,更是通过高标准场馆、顶级赛事、精英人才和全民运动热潮交织共振,打造一张独具辨识度的体育新名片,从而打响一座城市的品牌,彰显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
透过这扇窗,认识一座城
认识一座城市,体育赛事是一种绝佳方式。全球知名的温网之于温布尔登,马拉松之于波士顿,都是典型例证。国内,北京、杭州、贵州等地早已凭借特色赛事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抢占国际话语权。如今,地处长三角中心的湖州也站上了打造“赛事之城”的关键路口。
“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红土网球场之一,不仅对青少年培训很有帮助,也为今后举办大型国际赛事提供良好条件。”湖州国际红土网球中心启用现场,阿加西不吝溢美之词:“以后还会到湖州这座美丽的城市打球!”
湖州市民李耀斌是一名资深网球迷,特地赶来参观新场馆,想到今后能在家门口目睹世界顶尖选手过招,他直呼“过瘾”!
湖州国际红土网球中心。共享联盟·吴兴 何伟卫 摄
“一座城市要深谙自身的资源禀赋,结合‘体育地理学’理念,精准分析周边体育资源与产业布局,找准发展方向。”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副院长、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胡翼青表示。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哈尔滨依托冰雪运动打造“冰城”品牌,青岛借帆船赛事吸引全球目光,潍坊的风筝节成为文化名片……湖州也在探索独特的体育发展路径。
湖州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邱建国介绍,湖州早在1999年便打出“极限运动”这张牌,连续多年举办全国极限运动会,成为圈内知名的“极限之都”,吸引国内外极限运动达人齐聚南太湖畔。近两年,湖州在赛事布局上也动作频频,赛事总量稳步攀升,高端化、多元化、精品化趋势愈发明显。
湖州户外骑行路线。湖州市体育局供图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湖州依托太湖南岸、莫干山、西山漾、东苕溪、运河水道等自然资源优势,精心布局符合城市气质、青创活力的新兴赛事,主攻山地户外、路跑、水上、冰雪等项目,推出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莫干山越野跑挑战赛、南浔古镇桨板公开赛等特色赛事,让绿水青山成为体育产业的“流量入口”,不断擦亮“极限之都·户外天堂”的金字招牌。据统计,去年湖州举办或承办各类赛事超千场,累计辐射人群破千万。2024湖州马拉松开赛期间,1.5万名跑者沉浸式体验湖州赛道的灵魂之“绿”,特别是在南太湖畔迎风奔跑的感觉让参赛者“上头”不已。
丰富的办赛经验基础之上,红土网球有望成为湖州体育走向国际舞台的关键落子。近两年,湖州网球热度节节攀升,赛事体系日益完善,且已清晰规划了未来网球发展“路线图”:以红土网球带动硬地网球,以职业赛事带动大众赛事,以青少年网球带动全年龄段发展,以女子网球赛事促进网球运动多元化,以顶级网校推动校园网球普及……依托“网球+”模式撬动城市形象升级,全力打造“中国红土网球名城”。
湖州市首届国际名校生态赛舟会暨2024中国名校水上运动公开赛。共享联盟·吴兴 沈旭奇 摄
在湖州国际红土网球中心启用仪式上,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白喜林说:“这座世界一流、全国最大的红土网球中心落户湖州,不仅填补了我国承接国际高水平红土赛事的空白,助推中国网球国际化进程,也让湖州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全民乐享,激活城市多巴胺
体育赛事热,带动全民健身火。
每周三是湖州特色的“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开放日”。夜幕降临,小梅港体育公园灯火通明,挥拍击球的砰砰声此起彼伏。网球教练杜梁维每周三开展公益教学,“自从去年郑钦文奥运会夺冠,学员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私教课咨询电话不断。”
网球正成为运动“新宠”。湖州网球人口实现倍数式增长,为满足群众持续攀升的运动需求,湖州市网球协会打造“周三公益培训、周周有小赛、月月有大赛”活动特色。“每周三推出32个公益教学名额,报名人数远超计划,线上秒抢!”湖州市网球协会会长章新泉介绍,目前湖州有159片专业网球场地,网球墙等设施也在不断增设,各区县都已建设至少四片带顶棚标准网球场。
“以前觉得网球运动门槛高、球场少,现在家门口社区、公园就有网球墙可以挥拍练习。”网球爱好者邓超云说。
周三公益培训课。湖州市网球协会供图
绿道上骑行的身影,公园绿地上飞旋的飞盘,篮球场上激烈的对抗……运动热潮点燃了市民的激情,也加速了城乡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的布局。在湖州,“10分钟健身圈”已从目标成为现实。至2024年底,湖州体育场地总数达10873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6平方米,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
近几年,200座名为“运动加油站”的全民健身站点成为湖州城乡新地标,覆盖全市46个乡镇、916个行政村,有20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市民开“运动处方”,累计服务超100万人次。
2024湖州马拉松开跑。湖州市体育局供图
安吉县生态博物馆里,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张友英每天带领市民训练柔力球;南浔练溪公园内,省级非遗传承人陶新卫免费教授船拳;长兴县架子山冬泳基地,由废弃矿坑改造而成,每年吸引超10万健身爱好者;吴兴区外庄“运动加油站”引入智能化设备,实时监测运动数据………科学健身理念如“柴米油盐”,正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从市运动会、全民健身节,到体育社团嘉年华、“百镇千村万人”篮球赛,数千场群众体育赛事带着人们动起来;从家门口到风景区,大大小小的健身场所遍布城乡;从日常健身到赛场竞技,专业体育健身指导就在身边……体育赋予城市的,不仅是肌肉的力量,更是蓬勃向上的精神势能。
奥运冠军吴静钰指导吴兴区跆拳道学员。共享联盟·吴兴 何伟卫 摄
不止于体育,更是向上生长的力量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说:“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3月19日,西班牙马德里网球联合会代表团访湖,与湖州市网球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湖州将派遣教练员和运动员赴西班牙培训,而马德里网球联合会则分享训练方法和技术经验,促进两地青少年球员互动。
“这次合作,不仅是技术的交流,更是文化的互鉴。”章新泉说:“他们对湖笔、双林绫绢等湖州传统文化充满兴趣,对湖州的绿水青山和生态理念更是赞不绝口。”签约当日,在小梅港体育公园网球场,中西球员同场切磋,虽语言不通,却在每一次挥拍、击掌间加深默契,增进友谊。
体育的价值,不止竞技,更是城市活力的催化剂。胡翼青指出,一座城市由美食、历史、体育、商业等多重文化地图构成,其中体育较为独特。它不仅展现城市精神面貌,还能借助赛事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吸引人流、促进交互、创造商机,进而重塑城市空间。
湖州正以体育为媒,撬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依托赛事的溢出效应,当地推出“跟着赛事游湖州”计划,使品牌赛事与文旅资源“牵手”,组成新的“旅体CP”。2024年首届“乡村振兴杯”长三角区域网球团体邀请赛期间,湖州精心策划“带着网球游湖州”活动,邀请参赛选手在赛场之外,深度体验湖州的山水人文,让体育成为城市吸引力的重要因子。
德清举办凯乐石莫干山跑山赛,参赛资格“开抢即秒光”。共享联盟·湖州 谢尚国 摄
与此同时,以文旅资源为载体、户外运动为引擎的发展模式,正在重构湖州的体育消费版图。骑行爱好者穿行于绿水青山之间,极限运动玩家挑战滑翔伞、越野跑、攀岩等项目,一批兼具运动激情与生态体验的新业态加速涌现。例如安吉推出的高山竹海“雪之恋”户外运动线路,今年春节假期迎来游客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亿元,带动沿线酒店、民宿和餐饮企业营收大涨。
“体育正跳出赛事本身的狂欢,深度融入城市的日常肌理。”湖州市体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周斌认为,体育赛事已经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的新动能,催生基础设施升级、文旅市场扩容、城市品牌焕新,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安吉县高山竹海“雪之恋”户外运动线路点。湖州市体育局供图
体育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本质是人文主义与城市文明的共振——当巴塞罗那诺坎普球场的呐喊与安东尼·高迪的建筑艺术交相辉映,当成都的街头篮球赛与火锅店共享同一片喧嚣,当墨尔本公园网球场与咖啡文化交织……这些场景无不印证:“体育是生活的哲学,更是城市的呼吸。”
球友交流切磋。湖州市网球协会供图
湖州也正努力营造着这样的生动场景,去年该市举办“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高层次人才湖州行暨湖州-清华EMBA网球团体邀请赛,通过邀请八方来客深度体验当地网球氛围,为撬动文化交流、城市品牌传播、人才招引、项目投资留下广阔空间。
借助体育与世界紧密握手!看似温婉的江南古城正展现出自信开放的发展之姿。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孟琳 见习记者 刘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