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江南春色最盛时,岭南乡覆卮山千年梯田上开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东澄村满是前来追赶春天的游客。 “村口包子铺”、“梯田小火锅”、“冰川下”咖啡馆……一家家特色小店让游客在这个百年古村里有了全新体验。 “今年,覆卮山景区接待游客已突破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1000余万元。 ”岭南乡党委书记朱嗣杰告诉记者,全乡围绕覆卮山景区这个大流量平台,组织各村在景区打造消费打卡新业态,并将山区土特产巧妙融入文旅小场景中售卖,既为游客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和沉浸式体验,又实现农产品增值,成功探索出“从卖风景到卖场景”的共富新路径。
曾经发展相对滞后的虞南乡镇,如今成了上虞区缩小“三大差距”的主战场。近年来,上虞区把实施区内山海协作作为缩小“三大”差距的特色抓手,创新构建“五帮一”结对帮扶机制,围绕重点平台(镇街)、区直部门、国有企业、优势企业、金融机构五类单位配套结对一个虞南乡镇,打开协作帮扶助力虞南乡镇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的实践路径。作为岭南乡区内山海协作的结对部门,区人社局推出共富技能人才专项培训项目,通过开展民宿管家、中式烹调师、电子商务师、茶艺师等特色职业技能培训,为乡村发展培育了一批实用型人才,助力岭南承接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
2024年,上虞区推进实施区内山海协作项目共32个,总投资3.92亿元。上虞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项目联动部门、企业和乡镇,让山头和海头联系起来,变“输血”为“造血”,有效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户收入。据统计,2024年全区行政村村均经营性收入达到119.73万元,较2021年提高38万元;202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789元,较2021年增长7837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进一步缩小。
长期以来,虞南乡镇存在同质化发展现象,不利于虞南山区绿色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推动上虞区虞南虞北区域差距缩小,2024年7月,区委专门召开虞南绿色高质量发展大会,设立虞南绿色高质量发展办公室,系统深入谋划乡村运营、项目招引、活动策划、产业融合等重点工作。岭南乡利用原覆卮小学打造网红民宿;陈溪乡打造集天文科普、观测、星空露营为一体的高端研学基地;丁宅乡将引进国内高端酒店……虞南绿色高质量发展办公室成立以来,持续招商全面促进农商文旅项目落地,助推虞南“三乡一镇”引进千万级以上项目。
此外,通过打破地域、领域、条块限制和要素壁垒,遍地开花的共富工坊已成为上虞区乡村产业的“孵化器”。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工坊211家,吸纳就业1.3万余人,带动人均月增收3076元。在丁宅乡“1+N”模式放大共富工坊组团示范效应下,这几天竞相绽放的桃花正从“美丽颜值”变成“经济产值”。卡丁车乐园、桃溪谷景区、管溪里村咖、滨水休闲营地,丁宅乡各个共富工坊内新兴业态层出不穷,有效实现农旅融合共富发展。
为助推共富项目实施,上虞区依托区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协会和本地龙头企业,成立“凤凰领航 共富同行”慈善助力共同富裕公益基金,目前基金总额已超1亿元,成功助力区内外36个共富项目加快建设,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区内山海协作仍在进一步升级。今年,上虞区将实施区内山海协作2.0版,迭代实施城乡风貌提升、产业融合提质、平台带富提档、强村富民提速、公共服务提标、改革促富提能“六大工程”,新增财金助力扩中家庭、人才入乡扶持等配套政策,以项目为牵引,瞄准产业、就业、消费、资源、救助、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精准帮扶,全力开辟共同富裕新通道。
来源:上虞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冯洁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