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强化要素保障助项目落地见效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强化要素保障助项目落地见效

距杭绍甬高速盖北道口1公里外,就是占地75亩的上虞东湖化学有限公司所在地。 已进入设备调试环节的东湖化学,远观如一座钢铁城堡。 大众印象里的传统化工车间,变成了微通道连续流技术集成区。 只待启动令一下,整座装置就将瞬间被激活,神奇的化学反应由此展开。

“我们有信心!”看着眼前即将试车的厂区,东湖化学总经理季盛不止一次向记者强调企业在经开区扎根发展的坚定信心。他的信心从何而来?

新技术、新产品、新空间带来新发展。据介绍,东湖化学是绍兴市化工产业跨域集聚提升项目之一,其母公司东湖高科38年来深耕植物生长调节剂细分领域,不仅是乙烯利原药国际标准的制定企业,而且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出口占比达70%以上,也是领域内不折不扣的“隐形冠军”。

投资6亿元搬迁落户经开区的东湖化学,占地面积比原先增加近1倍,因微通道反应技术的全面应用和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产能预计将提升4倍,年产值预计可达20亿元。“我们单台微反应器里有数百个反应通道,其产能相当于52台传统2000升反应釜,叠加新厂区的高自动化,能让生产真正做到了安全、环保、绿色、高效。”季盛介绍,作为19家绍兴化工产业跨域集聚提升企业之一,经开区为东湖化学安排了地理优势突出的地块,并从签约到建设一路鼎力支持、靠前服务,这才有了东湖化学“首个签约、首个动工、预计首个全面投产”的速度。

近日,东湖化学又成功摘牌土地67亩,预计下半年开工入库。在“用地指标紧张,好项目落地找不到合适地块”的工业园区共性难题之下,东湖化学的落地发展生动展现了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强化要素保障的坚决态度。

“哪里有好项目,哪里就有土地要素。”经开区管委会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经开区始终坚持土地指标跟着项目走,按照“保急需、保重点、保开工”的原则,及时掌握招商和建设线项目用地需求,动态调整更新项目用地保障需求库;同时加快厘清、盘活辖区内低效工业用地,以满足重大项目落地需求。2024年,经开区累计完成“四未一低”土地消化2741.1亩,其中完成批而未供土地消化1327.4亩;供而未用土地处置310.1亩;用而未尽土地利用167亩;低效用地再开发完成936.6亩。

全力推动要素保障到位、营商环境提升,铸就招商引资“强引擎”。“我们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新建绿电制氢实验室与研究平台、产品生产线及测试平台等,形成年产能超200兆瓦的AEM阴离子交换膜制氢设备生产能力。”卧龙英耐德(浙江)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达产后不但能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还将促进当地储能和氢能产业链的补足和完善。

据介绍,截至目前,经开区已完成产业项目签约7个,总投资163.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实到外资突破5000万美元。签约项目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及助推产业创新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生动展现了经开区着力打造“3+3+1”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坚持“向高攀升、向新进军、向数图强、向绿转型”的积极作为。

来源:上虞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成波 文 赵加尔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