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叶怡霖 摄
随着“六小龙”的强势出圈,杭州正在不断刷新游客对这座城市的印象。
3月11日,在2025年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工作会议上,多次提及“文化+科技+旅游”,杭州正走上一条辨识度“焕新”之路。
作为国内著名旅游城市,杭州常年占据节假日游客接待量榜单前列。西湖美景与江南生活塑造出“最忆是杭州”的旅游城市印象,一直是杭州的“金字招牌”。时代浪潮中,游客的需求在变,旅游市场在变,杭州旅游的“next level”目标在哪?
今年春节,“科技范儿”点燃了旅游市场的热度:“在杭州偶遇春晚机器人”等相关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文三数字生活街区“黑神话:悟空”主题活动吸引游客5万余人次前来体验打卡;截至今年1月,《黑神话:悟空》全球销量突破2800万份,销售额达90亿元人民币;带有哪吒、悟空元素的西子廊桥演出共吸引市民游客54.5万人次观看,全网曝光量超1800万次……
未来,在游西湖之外,“科技游”是否会成为来杭游客的重要一站?杭州已经开始谋划布局:
玩法上,构建科技体验场景。在打造杭州“科技旅游”集中体验地的同时,将散落在区县(市)、产业平台、企业的展览展示和体验资源,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开发形成一批科技体验线路,打造一批城市体验场景,在杭州实现科创体验“随时随地、全域可及”;打造沉浸式、交互式文旅新场景,积极引进、培育、扶持数字文旅新业态新产品,推动国漫、杭产游戏IP落地转化,争取打造出具有杭州科创特色的中国版“迪士尼”。
服务上,推进“轻松游”行李服务扩面提质,将服务从高铁拓展到机场,设立机场“轻松游”行李服务中心,探索“行李送机”服务;迭代升级杭州文旅智能体“杭小忆”功能,持续优化景区伴游、旅游预定、行程规划等定制化精准服务。
消费上,进一步挖掘“六小龙”等科技企业C端产品,培育推出一批科创类“伴手礼”,让来杭游客带走丝绸、茶叶、扇子等“老三样”的同时,也能及时体验、亲身感受杭州的科技创新成果。
国际化,是杭州旅游“next level”的另一个关键词。
网络截图
前段时间,国际著名歌手艾德·希兰(歌迷称他为“黄老板”)在杭州连唱六场,吸引了庞大的跨城、跨境观演人群,直接带动杭州文旅消费5.32亿元。2025年,杭州还将继续加大国际顶流演唱会、音乐会的引进力度,预计杭州今年演唱会将超85场。在演唱会举办期间,杭州文旅也将推出部分景区、旅游演艺、演艺新空间等优惠宠粉举措,让广大歌迷早点来晚点走,增加在杭逗留时间。
今年杭州还将推动入境旅游焕新计划。从优化入境游全链条便利化“一件事”改革,到开发非遗旅游特色产品,杭州的目标是吸引更多国际游客。例如,依托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杭州将与上海、宁波等城市联动,精准招揽中远程客源市场。同时,借助“良渚论坛”、全球数贸会等国际活动,杭州将打造“家门口的国际推介”,并将商务客转化为游客。
从科技赋能到国际化布局,从爆款IP到城市特产,杭州旅游的“next level”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张,更是品质的跃升。无论是打造中国版“迪士尼”的愿景,还是构建“科技旅游”体验场景的尝试,杭州都在以科技创新和文化自信为驱动,探索一条具有杭州辨识度的文旅发展之路。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叶怡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