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传:智库建设不能“唯领导批示”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浙江宣传:智库建设不能“唯领导批示”

若问世界上哪个机构的专家学者“密度”最高?答案大概就是智库。

智库,被视为思想的“容器”。近年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成效显现,在公共决策中日益彰显“外脑”之力。但思想的成果要用什么尺子来衡量,向来是道“难解的题”。在现实中,个别智库就存在“唯领导批示”的现象。

今天,我们就从这一现象说起,聊一聊智库评价的“一把尺子”与“多把尺子”。

图源:视觉中国

“锦囊妙计安天下”,一个好的智库能胜过千军万马。2022年4月,中办印发《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智库。这三个“影响力”,正是智库的价值所在,意味着其评价体系是多维、多元、多主体的。

观照现实,智库运行中却不乏用“一把尺子”度量的单一评价体系,比如简单地把领导批示作为评判智库建设的唯一或最高标准,忽视研究成果的实际转化率、现实影响力等,最终以偏概全,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领导批示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评价不应止于领导批示,当领导批示成为唯一或最高标准,就可能导致智库建设“功利化”,也会给智库生命力带来损耗。

比如,“智”于钻营。单一指挥棒下,会带来“捷径”思维、投机心理。一些智库机构为尽快出成果、求批示“加持”,把“智”用于寻求关系、投机“拍马”,导致调研工作心浮气躁,坐不住冷板凳、等不及慢工细活,所谓的成果缺乏基础研究支撑,经不起实践考验,更谈不上提出创新对策。有的智库则热衷找“挂名”专家,借专家之名博领导一纸批示,久而久之智库丢了人才、没了“大脑”,沦为“空库”。

比如,隔靴搔痒。智库之智,赢在“质”而绝非“量”。“唯批示论”的激励机制下,个别智库机构或囿于部门利益、或碍于关系情面,不讲真问题、不提真思路,智库成果从长计议者不多、精耕细作者不多,往往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甚至未有研究先下结论。智库的核心价值,是“智力贡献”而不是“库存数量”,如此一来,智库就会有“库”无“智”。

再如,“高空作业”。“智”者,最终落于“治”,要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智”,转化为治理之“效”。当指挥棒只围着领导批示转,仿佛“批示一到手,成果已大吉”,却不问政策转化、不重质量实效,就可能使得成果“空转”、飘于“空中”。长此以往,个别智库热衷“纸上谈兵”,止于“锦绣文章”,对社会前沿焦点、公众关切热点失去本该有的注意力。切不到热点、下不去调研、戳不到痛处,智库研究也就失去了赖以发展的基础。

智库之智,追求的是真正的大智慧,而不是简单的小聪明。简单地用“一把尺子”衡量智库成果、度量“思想产品”之分量,又何来思想智慧之“库”,何谈智库的影响力?

图源:“秘书工作”微信公众号

当今世界局势变乱交织,智库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塑造者”。智库何为?说到底,关键在于“经世致用”,为国家、为时代、为社会创造价值。

“唯领导批示”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一些智库在“为何建、谁来建、怎么建”等方面存在偏差。归结起来,在绩效观方面至少有三种认识需要纠偏廓清。

研究,为时代之题而非“一批了之”。问题是时代之音,也是智库之魂。有价值有意义的智库研究,应该是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调研、回应时代、推进发展。执着于追求“领导批示”,一些智库将精力和重心投入短平快的功利化选题,偏离、脱靶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的发展问题,可谓研非所需、舍本逐末。如果说,智库研究是一座桥梁,连接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决策,那么,“思想之库”里的万千智识,理当因时代所需而汇聚光芒,为服务“国之大者”而闪耀碰撞。

成果,写在大地上而非就写在纸面上。智库的研究成果向公共政策转化,需要进入到党委政府决策视野里,但领导一纸批示,并不等于研究成果就一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能否“被看见”、是否“有影响”,取决于能否坚持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所以,高质量智库成果的源头活水,在于火热的现实社会,在于广袤大地上的发展实践。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眼睛向上关注“国计”、眼睛向下关心“民生”,才会有“济世良策”。

评价,“赋能”于发展而非追求排位。就像科学的目标不是论文而是创新,智库的目标不是拿批示而是出思想。审视当下,智库建设存在水平高低落差大、过度追求短期利益等问题,个别人员甚至搞出“挨打进步论”“3000美元的生活不如3000元人民币的生活”等奇谈怪论哗众取宠。解决存在的问题,一个切入点就是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以科学的绩效评价确保智库回归科学精神,并最终产生强大的影响力,这是多找几把尺子来度量评价的根本所在。

图源:视觉中国

思想生产、政策供给、知识传播等都需要智库的“加持”,建好用好智库关乎社会的理性、智慧和良知。那么“好标尺”怎么找?笔者想到三句话。

善于“打开门”。智库研究有咨政建言之用,也有启智育民之功,绝非“自娱自乐”而是社会公器。不妨主动打开“独门大院”,把评价权交到全社会“用户”手中,让党委政府、大众媒体、社会公众等核心受众都亮出分数,以多视角、多主体评估出智库的影响力。比如,考量领导批示时,既不能盲目“唯批示”,也不能盲目“去批示”,得综合评估、开门评议成果的落地实效、社会影响有几何。正如一些人所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不是建“翰林院”,也不搞“经院式”研究。

运用“全景式”。“360度”全景技术,最大亮点就是“沉浸感、交互性、可操作”。要让智库有序运行,涌现更多思想、成果、人才,自然需要多维、动态、分类的全景评价,让专业的回归专业,让市场的交给市场。单一的激励导向难免会带来单一的路径依赖,形成“千库一面”“万库同声”等同质化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智库建设或将导向专、精、尖,走出一批术有专攻的“单打冠军”,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不断丰富智慧之库,让智库真正有“智”有“库”。

巧设“望远镜”。有人说,智库是社会的“望远镜”,要勇立时代潮头、敢发时代先声。诚然,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才是智库的底色。但在具体实践中,这种高明前瞻之论,难以及时精准量化。基于此,不妨在评价体系中也多一些“望远镜”,把时间维度拉长、把观察视角拉远,做好即时与延时、定量与定性的结合文章,让智库静下心来做研究,风物长宜放眼量,成为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最强大脑”。

思想是无价的,但思想成果的度量是可解之题,也是必解之题。以科学评价咨政智慧,中国新型智库建设当以创见激荡理性,在中华沃土乃至世界舞台上绽放思想光芒。

来源:浙江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