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末,在接连的政策组合拳之下,杭州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回稳的态势。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2024年四季度,杭州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量为19950套,环比增长56.4%。其中,杭州西部区县桐庐意外登顶12月的成交量增速冠军。2024年12月,桐庐网签成交3.6万平方米,同比增速376.1%。
1月20日下午,桐庐召开“融杭接廊之宜居桐庐”政策新闻发布会,给回暖的市场再添一把火,这是一套怎样的“组合拳”,面对新阶段人民群众对“好房子”的需求,桐庐如何回应?将给桐庐楼市带来何种“蝴蝶效应”?
政策发力
购房成本大幅降低
回顾2024年桐庐的楼市政策,政策持续优化贯穿房地产市场全年。
特别是9月以来,在前期多轮购房新政的基础上,桐庐首次推出200张购房消费券,每张3万元,并推出了技能和专技人员购房首付补贴,惠及325人共补贴4756.92万元。
“政策释放了一部分有效需求。”在中指研究院华东大区常务副总高院生看来,桐庐楼市回暖得益于国家和省市宏观政策的陆续出台,当前政策环境已处于历史最宽松阶段,特别是需求端,涉及居民购房成本、购房门槛的房贷利率、交易税费、首付比例等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桐庐的房产政策又进一步刺激了需求。
2025年桐庐房产新政,除对相关政策的延续外,无论从补贴的力度和范围都进一步提质扩面。
首先,桐庐持续优化人才生态环境。
据了解,人才住房保障政策在桐庐实施多年,涵盖大学生、高技能和专技人员等群体,近三年以来,累计兑付了各类租房、购房补贴共计1.63亿元。
而此次政策对人才的安居保障进行全面优化升级。一来,加码对技能人才的安居保障。年初桐庐喊出要打造“新职教名城”,对技能人才当然要下“大手笔”。
本次政策专门为在桐就业创业的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提供限价优惠配售房和配租房,配售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结合申请家庭人数确定。高技能人才家庭中2人及以下户、3人及以上户家庭的保障面积标准分别为90㎡、120㎡。在保障面积内的按照市场评估价的七五折出售,超出保障面积部分,按照市场评估价出售,预计每套可优惠25万左右。
二来,现有的对人才、大学生、高技能和专技人员等群体的购房首付补贴政策优化。
“对审核流程进行优化,兑现更便捷。”桐庐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呼应人才心声,本次新政将转移房产限制时间也从10年缩短至5年,放宽购房政策对人才流动的限制。
其次,新政助力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
为改善偏远山区农户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进一步深化乡村富美“四优”工程改革,此次政策对农户家庭购房进行补贴。农户自愿永久放弃宅基地,并在政策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购买城镇商品住宅的,给予每人10万元的购房补助;在本县行政区域内购买新建商品住宅的,在每人10万元购房补助基础上,再给予每套10万元的安居补助。
“去年我们在分水片区进行试点,对于愿意下山集聚的农民购房给予补贴,今年这个范围扩大到全县,补贴力度也更大。”该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可以让偏远农村人口进城,获得更好的公共服务,优化乡村布局;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配置,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
再者,此次新政首次将商品非住宅类纳入,鼓励创新创业。比如,新政提到,2025年6月30日前,单位或个人购买符合条件的新建商品非住宅,按照房屋总价的1.5%标准给予补贴,单套补贴最高不超过5万元。
“希望通过精准、普惠的政策,满足不同群体的购房需求,促进人才招引、城乡联动、拓展发展空间,塑造城市发展的新优势。” 桐庐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最美县城”产业发力
人口持续正增长
被称为“中国最美县”,美丽是桐庐最鲜明的优势。桐庐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域拥有26个景点景区、18个村落景区,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而如今,桐庐将优美山水与现代城市融合发展,逐渐营造成为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价值高地。
当下,桐庐突出创新驱动,聚焦快递物流、视觉智能、生命健康等“141X”重点产业体系,加快传统块状经济向先进制造业集群转型。
作为“中国民营快递之乡”和“三通一达”的发源地,2019年,桐庐启动“快递回归”工程,到如今,桐庐集聚快递物流关联企业339家,年产业营收突破450亿元,其中关联规上服务业企业营收占全县90%以上。
今年,“三通一达”第二总部将正式入驻通达未来城。和总部一起回归的,还有数万名快递相关企业员工。桐庐正实现快递人之乡到快递产业之乡的精彩蝶变。
除此之外,桐庐具有代表性的四大新兴产业赛道也加速聚链成势。以视觉智能产业为例,随着海康威视桐庐制造基地建成投产,其已先后带动里德通信、源展电子等20家上下游企业落地,成为桐庐首条百亿级产业链。
产业向“新”,动力澎湃。当下,桐庐着力打造视觉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四大百亿级产业链。就在前不久,总投资123.2亿元的12张制造业大单签约落户桐庐,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数据显示,桐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3%。
产业筑底,凤凰自来。据了解,2024年桐庐新引进35周岁以下大学生10099人,同比增长37.44%,增速位列全市前列。
不止青年人才视桐庐为“向往之地”,桐庐也正成为更多人的“诗与远方”。
“桐庐不仅美丽,而且非常适合创业和定居。”近日,广西人唐先生购买了一套120平方的住房,唐先生是高级技工,曾在桐庐一家服装机械厂工作数年,购房消费券叠加技能人才购买补贴,让他一下子少付了12万元,唐先生咧嘴笑着说,“赶上好政策了,让我安心在这定居,今年打算全家都迁过来了。”
数据显示,桐庐七普常住人口总量45.3万人,比六普人口数据增加4.66万人,2023年末常住人口增至45.9万人,是杭州西部三县市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杭州西部人才集聚地正加速形成。
“持续的人口流入将为桐庐楼市提供坚实支撑。”高院生表示,产业发展基础上,提高就业增长和收入改善,增强购房者购房信心,将促进楼市止跌回稳。
供好地建好房
“离尘不离城”值得期待
去年9月,杭温高铁开通后,桐庐与杭州主城的通勤时间缩短至18分钟。随着高铁班次加密、停靠桐庐列车数量增加、桐庐出台高铁补贴等政策,两地时空距离缩短,双城界限进一步模糊。
数据显示,桐庐推进“融杭接廊18分钟”战略以来,2025年第一季度的图定列车数为:桐庐站停靠17.5对,桐庐东站停靠14对,合计停靠31.5对。与去年同期相比,总计增加7.5对。此外,桐庐正积极推动“月票”“季票”,杭温高铁桐杭段“班列化”运行提上日程。这就意味着,“住在桐庐、上班在杭州主城”将会成为今后很多人的普通日常。
18分钟的通勤时间,也将给双城居民购房多增加了一项选择。过去,杭州主城居民购买“第二居所”时,目光主要瞄准临安青山湖、富阳银湖等板块,接下来人居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房价更为亲民的桐庐,将吸引更多的人前来置业。
相比杭州主城区,桐庐楼市低价优势明显。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桐庐成交新房1194套,成交均价16817元/㎡。
低价优势外,近些年,桐庐的城市能级不断提升,优质配套频频落地。2024年9月,杭州学军中学桐庐学校顺利开学,670余名高一新生踏入新校区。学军桐庐校区与学军教育集团各校区资源互通、资源共享,实行一体化办学。同年9月,杭州第一人民医院桐庐医院正式试运行,桐庐医院纳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院五区”一体化管理,共享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优质医疗资源。
“以往需要到杭州进行的冠状动脉CTA检查,如今在桐庐就能轻松完成。”不久前,66岁的徐大伯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桐庐医院完成了手术,从检查至出院仅仅用时7天,他感慨道,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令他倍感温暖与舒心,家门口的优质医疗真正守护起桐庐百姓的健康福祉。
此次桐庐提出打造宜居之城,其中精准供地是关键。桐庐抢抓“融杭接廊”机遇,科学制订供地计划,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实现土地供应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目前已亮相3宗优质低密宅地,均位于县城核心板块,基础配套高质齐全,吸引了众多知名房企和购房群体的关注。
响应“好房子”,推出好产品。近几年,购房者的置业观念正逐渐从“先上车,再置换”向“一步到位”转换。住上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是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居住的普遍需求,也是对房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普遍期盼。
近期,省市相继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住宅品质提升的指导意见》,从“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给“好房子”做了定义。桐庐也及时回应,满足越来越多百姓对“好房子”的期待。
“进一步优化出让地块容积率、绿化率、建筑密度等规划条件,打造差异化的住宅产品。”桐庐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支持房企特别是大型房企打造一批好房子样板。从建筑层高、隔音、绿色、智能、无障碍等方面,因地制宜提高住宅建设标准。
据了解,今年桐庐将主推房地产低密高端产品,计划推出5宗住宅用地,面积约500亩。其中,4宗为低密宅地,容积率基本在1.1以下,总体以改善型住房为主。地块均位于县城核心板块。
“用一个词概括,桐庐是‘离尘不离城’。‘离尘’意味着桐庐有着恬静的自然生态,却没有拥堵聒噪的城市生活, ‘不离城’则意味着同时又不失城市的繁华与便捷生活。”该负责人表示,将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从供好地到建好房子、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让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
来源:潮新闻 沈琳 章鸣 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