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钱塘区委一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
1月9日,从杭州市钱塘区委一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该区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700亿元。
仔细梳理该区全会报告,一组组数据记录着2024年钱塘高质量发展中的突破与跃升:R&D经费投入强度达5.25%、保持全省第二,创新指数跃居全省前三;1至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位列全市第二;经开区综合考评连续五年位列全国前十,综保区位列“双A”行列,蝉联“浙江制造天工鼎”,夺得“科技创新鼎”“一星平安金鼎”“大禹鼎铜鼎”“安全发展铜鼎”……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一年。作为全省产业发展大平台和改革开放主阵地,“勇挑大梁、多作贡献”是钱塘使命追求,也是高水平建设产业新城、高质量打造一流新区目标的现实需求。
新一年要怎么干?钱塘制定了清晰的“作战图”:深入实施区委“146”部署,锚定产业新城、一流新区目标,持续深化全域创新、全域智治、全域美丽、全域共富,大力推动经济质效、发展动能、城市能级、民生事业、开放生态、治理能力迭代升级,全力抓好十个方面的再突破、再跃升,具体可以用三个视角来解读:
一是与最优者“对标”。抓大项目是“对标”的关键维度。今年,钱塘将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在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上再突破、再跃升。比如,钱塘今年第一批拟安排重大项目105个,全年争取谋划省“千项万亿”项目20个以上、市重点项目90个以上,确保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力争50亿元以上项目2个、百亿以上1个。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再突破、再跃升,也是“对标”的方向之一。钱塘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先行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建设,加快形成一批“1到10”“10到100”的标志性成果。
二是跟最强者“比拼”。“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是钱塘30多年发展历程的经验所在,也是与对手“比拼”的最强“底牌”。在改革上,钱塘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在打造标志性改革成果上再突破、再跃升。比如,纵深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迭代“杭经e站”钱塘分站、“企服新干线”等线上平台,完善兜底服务和“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进一步擦亮“最佳营商看钱塘”金名片。
在开放上,钱塘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上再突破、再跃升。统筹硬件、软件“两手抓”,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省市开放大局,加快培育外经外贸外资新模式新动能,实现经开区排名保持全国前十、综保区保持“双A”,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保持千亿以上。
三是同最快者“赛跑”。对于以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产业新城为目标的钱塘来说,与最快者“赛跑”比拼的就是产城人融合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速度。在产城融合方面,围绕打造产城融合示范样板,钱塘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能级、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持续擦亮城市生态底色。比如,积极推进钱塘高铁站、104国道河庄至衙前段工程、S211头蓬快速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2.0版,进一步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完善水、电、气、网等市政配套,长效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在共同富裕方面,钱塘坚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持续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比如,不断推进城乡融合,坚持以新时代“千万工程”为牵引,启动新一轮和美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和美乡村覆盖率达到75%以上;不断深化“扩中”“提低”,多措并举稳就业保民生,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救助慈善体系,扩大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谋好办好民生实事项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公共服务配置机制。
迈入新一年,钱塘正向着高水平建设产业新城、高质量打造一流新区目标奋勇前行。
来源:潮新闻 记者 杨渐 通讯员 彭仲莉 姜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