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深化“两众”实践 群众“金点子”成治理“金钥匙”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杭州余杭:深化“两众”实践 群众“金点子”成治理“金钥匙”

正在打造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的余杭区

2024年,余杭首夺浙江“安全发展铜鼎”、蝉联“科技创新鼎”,形成科技创新、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安全发展、平安建设“五鼎齐聚”。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治理。近年来,余杭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民主协商机制改革,全域推广“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把群众“金点子”转化成基层治理“金钥匙”,凝聚最广泛的发展合力。

20年前,小古城村民在大樟树下的你一言我一语,成为余杭探索“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开端。20年后,“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成为解锁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治理现代化的一把“金钥匙”。

小古城村两众雕塑

改革破冰

解决问题是改革与生俱来的使命,也催生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萌芽。

小古城村地处杭州近郊,2003年由吴山、钱家滩、俞家堰三村合并而来,因村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古城遗址而得名。

尽管有着整合资源、协同发展的愿景,但在落地过程中困难重重。小古城村相关负责人回忆道,三村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各有差异,村民观念不一,让不少原本旨在惠及全体村民的好事,都难以获得支持。

如何打破僵局,统一村民的意见?村里摸着石头过河,试图探寻一条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有效路径。村里的大事小情,22个村民小组开始一件件协商。

2005年初,一句“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服务好三农”的嘱托,为小古城村指明发展方向。“这让我们觉得方向是对的,那就大步往前走!”小古城村相关负责人说。

遵循“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小古城村持续深化“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村级民主协商机制,逐步形成“四议”工作法——解决“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议的效力”四大问题,调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大家心往一块想、智往一起聚、力往一处使。

大到村里项目建设、土地流转,小到沟渠填埋、村庄卫生,村民都会在村口百年大樟树下举行村民议事会。小古城村相关负责人说,每次“议一议”,都能把解决方案往前“推一推”。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随着径山镇的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发展,不少项目涉及的资金量增大、利益主体增多。单靠少数部门或个别人员的监督,难以保证公权力正确行使。

怎样持续破题?

村民是乡村事务的直接体验者,他们最清楚村里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所在。径山镇有关负责人说,通过深化民主协商“后半篇文章”,从之前的“众人议”到现在的“众人议、众人干、众人督评”,逐步形成“提、议、决、干、督、评”的全过程闭环。

现在,通过每月4日的“众人监督日”和“众人议事厅”线上平台,村民可以作为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对村级事务的监督中,推动集体决策过程更加透明、更加规范。

鸬鸟镇每月固定开展一场“围鸬夜话”

乡“议”促富

当前,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乡村发展的不充分。作为浙江经济第一区的余杭,也不例外。尤其是西部乡村,经济发展相对偏弱。

由小古城村探索的“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改革经验,在余杭乡村因地制宜,以有效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鸬鸟镇就在径山镇隔壁。由于是山区,不少村民习惯在夜间搭个火炉,围坐一堂聊天谈事。

近年来,坚持“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鸬鸟镇因地制宜推出“围鸬夜话”议事平台,助推太公堂村的饮用水管理、自来水管网改造,前庄村的美丽乡村扩面项目等工作顺利开展。

基层治理需要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同样如此。为了更好地带动百姓就业增收,“围鸬夜话”的子品牌——“梨民百姓谈”产业链议事协商机制应运而生。

这一机制主要为鸬鸟蜜梨产业链服务,积极推动了产业链上、中、下游链上主体难题共商、销路共拓、品牌共育。鸬鸟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已累计协商解决难题73个,带动2024年蜜梨全产业链产值超2.9亿元,鸬鸟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5.3%。

在余杭,越来越多的乡村用上协商议事这把“金钥匙”,努力把议事协商成果转化为促进产业发展、振兴乡村经济的动力。

瓶窑镇奇鹤村依托“鹤邻议事”,围绕如何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进行讨论,吸引了不少归乡青年创客和业态入驻,助推休闲农场、露营基地等项目纷纷落地;

百丈镇半山村以“半山半月谈”为阵地,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围绕毛竹林流转、美丽乡村建设、旅游景区规划等问题共话发展出路,有效提高村民毛竹产业收入……

崇福飞鸽服务队队员开展志愿服务

城“议”促治

近年来,余杭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区向浙江经济第一区的华丽转身,近郊农村纷纷撤村建居,变身城市社区。

回迁安置小区、商品房小区交错林立,流动人口大量涌入,给社区治理带来重重挑战。

崇福社区是良渚街道首个通过完成撤村建居而成立的社区,总人口1万余人,其中外来人口6500余人。但是因为有了一支崇福飞鸽服务队,崇福社区党委书记李震飞感觉肩上的担子虽重,却并不忧虑。

这支服务队由辖区11名外卖员和快递小哥组成。李震飞说,快递小哥每日穿梭于社区的大街小巷,可以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潜在风险等及时上报,给社区工作带来很大帮助。

像这样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在余杭各个城市社区已成常态。

所谓“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从不是一句空话。每个社区都搭建了协商平台,既有传统的居民议事会、楼组座谈会,又有便捷的线上协商小程序。从老旧小区改造到社区公共空间利用,每个决策环节都充分吸纳民意。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居民实现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转变。

闲林街道北山社区浙消宿舍小区始建于20世纪初,基础设施老旧。得知居民反映存在房屋漏水问题后,北山社区迅速行动,搭建睦邻对话平台,组织党员、楼道长、业主代表协商应对。几番走访沟通后,楼内住户达成一致,均摊维修费用。

维修项目的顺利完成,还促使15位居民自愿加入治理队伍,后来自发解决了充电桩坡道改造、路灯破损维修、行人道闸拓宽等问题。

凭借一系列改革举措,余杭打造“熟人社区”,持续优化基层治理路径与举措,全力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新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来源:潮新闻 唐骏垚 胡金 赵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