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杭州各区县(市)纷纷召开全会。迈入2025年,这既是加速跑的“冲锋号”,又画出了发展的“路线图”。让我们通过这些会议,来看看杭州区县(市)接下来怎么干——
余杭区
坚决扛起“经济大区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加快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努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全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好六场仗:
打好经济转型升级决胜仗,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打好文化保护传承整体仗,促进遗产保护经济发展共生共赢。
打好缩小“三大差距”持久仗,展现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头雁风采。
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仗,激发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强大动力。
打好政策承接落地主动仗,统筹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共同发力。
打好风险防范化解阻击仗,推动治理能力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萧山区
扛起大区大担当,彰显大区新风采,奋力为省市发展大局作出萧山更大贡献。
做到九个坚持:
坚持项目为王,分秒必争跑出项目攻坚加速度。
坚持企业为重,全面放大民营经济本底优势。
坚持科创引领,加快构建“科创+智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提振消费,有效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扩大开放,奋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强区。
坚持青年聚力,打响“青年向往之城”品牌。
坚持城乡融合,不断缩小“三大差距”。
坚持优质均衡,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强基固本,深入推进“大区善治”。
西湖区
继续实现“六六行动”再深化、“两高两区”再出发,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基础。
亮出四招棋:
科教高地谱新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鼓励大平台提级赋能;抓好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空天地海三大产业。
文创高地谱新篇。探索文化特派员2.0版;推动文创产业“七十二变”。
活力城区谱新篇。加快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强化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积极推动省市教科人一体改革试点。
品质城区谱新篇。全力打造阅读之区;推进全国义务教育教学实验区改革;做好“一菜一早”“一老一小”等民生工作。
滨江区
紧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核心任务,努力为全省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重点实现七大突破:
推动创新引领,在两链深度融合上实现突破。
推动产业攀高,在数实深度融合上实现突破。
推动招商变革,在招大引强育总上实现突破。
推动项目攻坚,在扩大有效投资上实现突破。
推动消费升级,在激发市场活力上实现突破。
推动自贸提升,在深化制度型开放上实现突破。
推动民生优享,在促进共同富裕上实现突破。
上城区
扛起经济大区的责任担当,以“狠抓落实年”加压奋进、实干争先,持续推动经济稳进向好、社会和谐稳定。
启动八大行动:
消费扩容提质、营利性服务业、产业平台提质、大宗贸易攻坚等四个专项行动,支撑上城关键领域指标增长。
招大引强突破、新质生产力加速、抓项目扩投资等三个专项行动,支撑上城未来发展后劲。
产业坪效提升行动,支撑上城最大特色CBD内核和能级。
临安区
持续深化“五个年”行动,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吴越名城·幸福临安”建设。
做到七个奋勇争先:
激发产业强区“新动能”,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奋勇争先。
干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在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上奋勇争先。
打造城乡融合“展示窗”,在推进更高水平协调发展上奋勇争先。
建设以文润城“示范区”,在厚植文化名城底蕴、推动文化兴盛上奋勇争先。
打好深化改革“主动仗”,在打造改革标志性成果上奋勇争先。
打造民生福祉“优享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奋勇争先。
构建基层善治“新格局”,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奋勇争先。
临平区
锚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全面成势目标,开展三个“年”活动,最终实现七个“进”,即产业平台挺膺奋进、经济运行稳中优进、项目建设突破快进、经营主体激流勇进、综合环境持续跃进、乡村振兴协同共进、平安法治和谐稳进。
开展三个“年”活动:
开展创新主体质量提升年活动,坚持存量和增量并举,全面落实“三个强省”建设要求,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开展城乡综合品质提升年活动,坚持强城和兴村并重,统筹实施“南融、北创、西优、东靓、中兴”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动融入杭州和接轨上海同步深化;
开展干部队伍作风提升年活动,坚持党员和群众并肩,深入开展正确政绩观教育,加快推动谋划发展和执行落实能力不断提升。
建德市
以奋力打造“幸福宜居之城、文旅共富样本”为题,继续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聚焦六大重点领域:
聚焦产业振兴,在加快转型升级上干出新作为。
聚焦项目建设,在扩大有效投资上干出新作为。
聚焦科技创新,在激发创造活力上干出新作为。
聚焦改革攻坚,在增强发展动力上干出新作为。
聚焦城乡一体,在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上干出新作为。
聚焦民生福祉,在推动幸福宜居上干出新作为。
拱墅区
坚持客观理性分析形势、创新改革开放路径、整体协同系统整合、实干实绩实效导向,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稳进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抓好10方面任务:
用好用足用实政策,更好发挥政策引导保障和支撑作用。
大抓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增强中央商务区竞争力吸引力。
建圈强链做优生态,构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整合资源高效利用,强化高质量发展空间赋能要素支撑。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资源配置能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加强保护传承利用,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大运河幸福家园满意度美誉度。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唐骏垚 张留 丁珊 张梦月 刘俏言 胡金 应陶 詹丽华 通讯员 王心慧 褚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