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培养流调专家633人、建成173支1500余人的标准化卫生应急队伍、11个地市及90个县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实现了完全整合……
12月27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举行成立以来的首场新闻发布会,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姚强在会上透露的一组数据,反映了我省推动疾控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浙江经验”。
潮新闻记者在会上获悉,近年来,浙江省在疾控领域持续推进数智应用服务,助推业务发展,惠及民生福祉。
以预防接种为例,浙江推出全国首张电子预防接种证,统一全省电子签章,实现了在接种门诊取号、登记、接种、留观等全流程一证通用,并实现入学入托等场景的数据共享利用。目前,全省已经累计申领电子预防接种证520万张。
同时,浙江省创新发布全国首张“七码合一”的疫苗“身份证”,推进疫苗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监管,群众可通过“浙里办”App,查看自己接种的每一支疫苗从生产、流通到接种等环节的全要素信息,让接种更加安全透明。目前,全省2685家接种门诊的冷链设备全部实现自动温度监测,已生成1600余万张疫苗“身份证”。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姚强 潮新闻记者刘晨茵摄
去年1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潮新闻记者在会上提问,《指导意见》实施一年来,浙江在推进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抓手和成效?
姚强回应表示,今年以来,浙江通过“体系重塑、能力提升、创新发展”三大抓手,着力打造公共卫生安全省。目前,浙江成立了省市县三级疾控局,疾控监督员制度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了全覆盖,完成疾控体系改革重塑。
同时,全省“一张网”,建成多点多源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平台。并完善多病同防模式,建设输入性传染病防控先行区,实现传染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今年成功处置了272起登革热输入疫情,基本做到首诊即确诊,未造成疫情扩散。”姚强介绍。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刘晨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