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加快打造创业最便利创新最友好的“创客城市”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站内

上虞加快打造创业最便利创新最友好的“创客城市”

创客城市,青春涌动。越来越多胸怀创业热情的年轻人正与上虞这座“青春之城”同频共振。在这里,创客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创造精神。

今年,上虞区全面启动建设“创客城市”,实施“十百千万”创客工程,努力打造懂创客、懂年轻人的城市,全力让每个来到上虞的人都能实现心中的梦想。

据统计,今年上虞区新增创客主体7800余户,有效带动新增就业大学生2.5万人。不断涌入的青春力量,正成为推动上虞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多项政策扶持,让创客更安心

今年3月,上虞区发布“创客城市”建设计划,实施“十百千万”创客工程,包括出台十大创业扶持政策、建设百万平方米创客空间、新增千家以上创客企业、集聚万名以上创客群体,全面吹响建设创业最便利、创新最友好“创客城市”的号角。

青年创新创业,仅有激情是远远不够的,不少人在创业初期会遇到资金欠缺、管理经验不足等众多难题。为了让创客安心创业,上虞区下足了功夫、诚意十足,推出“创业无忧”十条特色政策,主要内容包括提供全免或者最高18万元的场地租金补助,解创客场地之忧;提供“零元入住”青春公寓、专购房源、先租后购等可同时享受的安居优惠政策,解创客住房之忧;设立创客专属基金和人才险,切实降低创业失败风险,解创客资金之忧。

为了让创业更简单一点,上虞区又上新“创业无忧”十项增值服务,深化“创业一件事”集成改革,实现创客事项“线上通办”。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和人力资源产业园设立“创客服务”专窗,为创客提供更多便利。

布局虞创空间,让创业更简单

“流量远超预期,前来打卡的不仅有赶‘潮’的年轻人,还有懂咖啡的时髦中年人。”这段时间,百官街道“半山1994”成了网红打卡点,入驻的第一批创客半山集盒咖啡主理人李易安欣喜地说,这里已成为上虞年轻人新的集聚地。

“半山1994”商创集聚区位于百官街道人民中路,前身是1994年建成的原上虞区委党校。经过设计改造、招商运营,这里成为了面向新型城市邻里生活的创客中心——百官“青创谷”。目前,已有10多名青创客签约入驻,涉及越窑青瓷、咖啡、摄影等多个业态。

在曹娥街道,“零创湾·鸿雁”创客空间同样火热。场地租金“零费用”、注册登记“零跑腿”、水电成本“零支出”、培训交流“零距离”……11月29日,“零创湾·鸿雁”创客空间正式启用,首批18个创客团队正式入驻。他们中既有高校老师、大学生,也有外来青年,创业领域涉及智能产品销售、软件开发、广告设计、工艺品制作展销等多个行业。

“创业涉及的各方面都照顾到了,可以说是‘拎包入住’。”上虞川合电子商务工作室负责人王悦告诉记者,她一到这里就领到了装有扶持政策、创业指南等实用资料的“创业大礼包”,为她创业增添了更多信心。让她最满意的是,针对企业的成长进度,“零创湾”还制定了全程陪跑服务。从起步阶段的开办注册、财税服务,到成长阶段的品牌推广、活动策划,再到成熟阶段的融资对接、股权设计,“零创湾”将为创业者提供全面专业的支持和服务,全力降低创业门槛,帮助创客提高创业成功率。

不仅如此,上虞区正加快布局“全链式”创客空间体系,构筑“一个虞创带、两大虞创谷、多个虞创集聚区”的“1+2+N”虞创空间体系。目前已整合“一江两岸”总部楼宇等众创空间超56万平方米,已吸引2300余名创客入驻集聚区。

集聚优势力量,让创客走更远

今年,上虞区创新成立“虞创联盟”,包括商创客、农创客、文创客、数创客等在内的396名在虞创客成为首批成员。“大家可以优势互补、相互扶持,一起实现梦想。”浙江天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郑超说,通过“虞创联盟”,在虞创业的青年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家,为他们大胆创新创业、逐梦奋斗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联盟成员们主动化身上虞“创客城市”推介使者,在千名博士走进“创客城市”、“虞创talk&show”、创客城市·伙伴Plan“青春之城”走进下沙等系列活动中,创客们纷纷走上舞台,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邀请全球青年创客加入上虞创客联盟。

12月23日,区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第五届第三次理事(扩大)会议上,9名创客与创客导师结对。“有幸能和浙江春晖集团创始人杨言荣结对,有了创业导师的帮助,我更有信心挖掘上虞文化,用动画讲好上虞故事。”未蓝文化创始人蒋珂璘说。

创客导师结对、成立创业帮扶团、组建“上虞区创客发展联合会”、链接上市公司等龙头企业资源……上虞区形成了大创客带小创客、老创客带新创客的生动局面,不断激发各类创新创业群体青春活力,助力“青春之城”阔步前行。

今年,第七届浙江大学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医疗健康行业决赛、第四届中国·绍兴“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全球创业大赛暨名校校友创新创业大赛等多个赛事在上虞区举行。这些大赛,给创业者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为创客们对接投资人和资本市场提供了便利。

在上虞,创客已成为一种经济、一个产业、一种文化形态,与“青春之城”建设双向赋能,共同开辟一片新天地。

来源:上虞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冯洁娜 文 图片来源于上虞区融媒体中心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