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中心、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研究中心与班主任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创造更有力量的教育——教联体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研讨会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西林音乐厅隆重举行。此次研讨会汇聚了教育领域众多专家学者、管理干部、班主任及德育工作者等300余人,共同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模式与新策略。
研讨会第一阶段的主旨报告环节,由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中心主任、党总支书记郭旭鹏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薛二勇作了题为“以家校社协作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报告。薛教授指出,家校社协作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对于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了家校社三方应建立更加紧密、高效的合作机制,共同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向阳作了题为“教联体时代,家校社协同应对校园欺凌”的报告。黄教授从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出发,深入剖析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提出,家校社应携手共建安全、和谐的教育环境,共同应对校园欺凌等挑战,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第二阶段为圆桌沙龙,由浙江教育报社编审、教授言宏主持。沙龙围绕“教联体时代,校家社如何协同育人?”这一主题展开,特邀嘉宾高亚兵、夏雪、赵纪华、林志超、吕婷、张舒翔等就协同育人的机制、方法、挑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三阶段分会场研讨环节,与会者分为三个会场进行深入交流。在各分会场中,与会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做法。他们探讨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创新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通过深入交流,与会者不仅增进了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解和认识,还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分会场一由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所所长郑国强主持。来自杭州市多所小学的优秀教师代表围绕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谢晨宇老师分享了“三站共育:指向家长协同育人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强调了家长在家校共育中的重要作用。戴秀芬老师则介绍了“1+N驿站:学共体视域下家校社联结的做法和思考”,展示了学校、家庭和社区如何有效联结。此外,潘爱群、严莹、童璐、章彩淼、李海莉等老师分别就安全主题协同育人、新型家校社关系构建、小学生综合评价设计、中职生成长支持系统构建以及优化儿童成长环境等议题进行了精彩报告。
分会场二由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德育教研员全晓兰担任该会场主持。来自不同学校的报告人围绕党团队一体化教育、劳动教育、全纳教育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吴欢巧老师分享了“校·社’红脉育人:党团队一体化升级少先队主题教育的实践”,王志林老师则探讨了以劳动教育为纽带的家校社联动育人模式。王铁青、李庆海、王芳、郑李、郑影竹等老师分别就“家校社医”协同育人载体、孩子成长协奏曲、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力提升、荷润家校合作模式以及家校社联动共画劳动教育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分会场三由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德育教研员赵纪华主持。王金发老师分享了“互助·互赖·互评:家校社协同育人背景下全域阅读实践研究”,展示了阅读在协同育人中的独特价值。林志超老师则探讨了家校共育“议事厅”样式的实践研究,强调了家校沟通的重要性。马爱丽、李静、王芳、潘小英、唐凌毅等老师分别就项目式推进家校共育、教联体驱动下家校社育人实践探索、靶向同频协同育人模式、幼小衔接视域下重塑家园社协同育人新样态以及依托在地资源的家校政社协同育人新探索等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
杭州师范大学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研究中心与班主任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关注教育领域的前沿动态,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为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也为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会者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家校社合作,共同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