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传:为机器立心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浙江宣传:为机器立心

随着数字浪潮呼啸而来,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加速演进,有人满心期待一个全新的时代,也有人恐惧不安,担心被替代。爱恨之间,人们站在了选择的“十字路口”。

前不久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聚焦人工智能,让“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再次成为热词。如何让人工智能向善?“横渠四句”中的“为天地立心”或许能提供答案,这一儒家先贤所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为始终处于变化发展中的社会标注了恒定的价值。

而在当下,我们能否为机器立心,值得深思。

2024浙江农业博览会上的智能采摘机器人 图源:新华社

马克思指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人类的发展史,某种程度上是一部与工具相互塑造的进化史。从原始社会的粗糙石器到如今的人工智能,人类与工具的关系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路径。

比如,神农创耒、有巢氏构木为巢、嫘祖养蚕缫丝……通过工具,人类得以更好地获取食物、抵御野兽,从蒙昧逐渐走向文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青铜器和铁器等金属工具的应用,让农业、手工业更加高效,还促进了文化、艺术、科学的发展。而蒸汽机、纺纱机、发电机等新型工具的诞生,则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的面貌。然而,与此同时,也不断有人表达人类会被现代技术控制和影响的担忧。德国哲学家施本格勒曾表示,在世界的机械化过程中,“机器不顾我们的意识和意志,硬是把世界的主宰、我们和所有的一切,毫无例外地拉入赛场”。

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借助它们处理复杂的事务,甚至探索宇宙奥秘、破解基因密码。不难发现,工具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而人类的需求和智慧又不断发明制造新的工具。

业内人士认为,2024年是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应用的爆发之年。如今,人类与工具的关系已不再是简单的制造与被制造、使用与被使用,越来越聪明的机器让我们走到了“谁为主、谁为辅”的分叉口。当虚拟和现实的边界日益模糊,人们开始担忧“潘多拉的盒子”是否已经开启?比如,算法是否真的客观公正?沉溺于“镜像世界”的人们会否沦为“数字人”“虚拟人”?高度还原和模仿人类“心智”的机器会不会对社会伦理造成颠覆性威胁?有科学家认为“我们或许是和人工智能真正共同生活的第一代人”。

此时,需要我们赋予人工智能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使其拥有可以遵守的与人类相处的准则,始终保持人类的主体性和价值观。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人形机器人专区,参观者与一款人形机器人握手 图源:新华社

技术中立并不意味着价值中立。如韩启德院士所言,“科技是车,人文就是刹车和方向盘,科技离不开人文”。为机器立心,关键在于如何注入人文之魂,把稳发展方向。

向善才能向好。中华传统文化向来崇尚“以人为本”,核心便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完善人。这些厚植在中华民族基因血脉中的人文精神,对于智能时代平衡处理人与技术、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现有或将有的矛盾关系,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正如此前“浙江宣传”在《AI要聪明,更要善良》一文中提到的,人工智能的未来将往何处去?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以人为本、智能向善”,我们需要从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影响,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破题才能破局。与问题相处,是每一项新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何推动人工智能更好服务于人,这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人文命题,甚至对原有的人文知识形态、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都将是挑战。“人类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所代替?”“人工智能是促进还是抑制人文的发展?”“在国家安全领域,人工智能存在哪些潜在风险,又该如何化解?”……面对事关全人类发展的新领域新问题,我们绝不能不管不顾、故步自封,或者囿于学科、国域之别而各说各话、彼此割裂。唯有躬身入局,走进时代田野,在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合作中拿出真知灼见、凝聚思想共识,引领人工智能更好造福人类。在这方面,中国一直鼓励人文和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跨学科交叉合作,使科技发展符合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社会利益。

善治才能善智。人工智能在诸多领域表现出优于人脑的超凡能力,但在资本与工具理性的裹挟下却容易失控。无论是社交媒体上的网络暴力、“AI换脸”等系列问题,还是具有超强技术演绎能力却不具备价值判断能力的大模型ChatGPT、Sora,都亟需道德约束和治理规范,加强对人工智能发展潜在风险的科学研判和管理。近年来,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又作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等重要部署,这些都将促使其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

宁波某科技公司,工作人员在装配机器人 图源:新华社

为机器立心,说到底,其实也是我们人类探寻本心、守定初心的过程。如何使机器更有“心”,笔者有三点感触。

守住“人之为人”的那一部分。无论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还是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抑或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在于“劳动、社会关系和人的需要”,强调的其实都是理性、向善的精神之于人的重要性。这种精神根植于内心,也成为我们创造整个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基石。

为机器立心,从来不是说要利用其“高效”“全能”来代替人类完成全部劳作,更不是要让它生出自己的思想进而脱离人类的控制“自由发挥”,而是要为其注入秩序、善良等人类的特质。因此,在与人工智能等共同生长的过程中,要让机器知善知恶、为善去恶,始终服务于人,而非使其“异化”“黑化”,如此,才能将其塑造成为我们探索和改造世界的得力助手。

始终站在全人类的立场。怎样处理好人与机器的关系,让技术在安全的前提下增进人类福祉,是全球性也是长期的课题。1940年,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就提出“机器人三原则”,试图为机器人设定行为准则以保护人类。然而,科幻的想象忽视了机器的行为首先源于人的头脑这一事实。80多年后的当下,不顾全人类利益、把算法当算计、在技术安全领域“圈地”“切割”的做法仍不少见,也放大了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风险。

“无心”之爱并非真爱,“无心”之失亦是过失。只有相向而行,把全人类的命运放在最优先级的位置,才能使机器真正为人所用。早在10年前,中国就提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坚持底线思维、前瞻思考,呼吁远见与包容,共同创造一个以人为本、和谐共进的未来世界。

面对未来多些前瞻性思考。科幻电影塑造了许多机器人形象,如《人工智能》里的小机器人大卫、《银翼杀手》里的仿生人瑞秋、《机械姬》里的艾娃、《我,机器人》中的桑尼等等,它们都曾让我们心随所动,并思考人与机器的关系。很多时候,电影是现实与想象的综合投射,展示着人们最关注和关心的话题。我们赋予机器人超高的智慧和容忍度,但当人类与机器人之间面临危机,电影给出的答案往往是“爱”。

而实际生活中,“用爱发电”很难,用“爱”去感化机器人也并不现实,但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对人与机器的关系多一些思考,对未来世界多一点规划,对潜在的风险多一些预防,在问题产生之前就多走一步、想深一层,危机或许就能转为生机。

未来的人工智能究竟是机器还是生命?答案还有待探寻。然而,未来已经在此刻埋下伏笔,为机器立心,人与机器才能心心相印。

来源:浙江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