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炼两张金名片!浙江经济第一区新潮澎湃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融炼两张金名片!浙江经济第一区新潮澎湃

11月13日,第二届“良渚论坛”新闻发布会官宣:第二届“良渚论坛”将于11月25日至27日在杭州余杭举办,主题是“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而说起“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绕不开文化与科技。尤其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将文化与科技融合作为发展的重点方向。

如何实现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赋智?如何顺应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全球趋势,寻求新的发展动能?

作为第二届“良渚论坛”的举办地,余杭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观察样本。

科技创新和良渚文化是余杭两张最亮的金名片,也是余杭发展最大的优势。厚重的文化积淀与蓬勃的创新活力在这里交融,成功塑造了浙江经济第一区,也持续推动着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不断跃升。

在良渚博物院内游客戴上AR眼镜

科技赋能

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

历经五千年的岁月变迁,如今良渚古城只有遗址可考,被部分专家形容成是“地下气象万千,地上土丘一片”——地面上除了台地、土坡和被植物覆盖的水坝遗迹等,看不到明显的建筑遗存。

如何让良渚古城重现“真容”,让“五千年中国看良渚”有更多具象化的载体?

从保护传承到活化利用,余杭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良渚文化。

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是文物保护领域的世界性难题。中国59项世界遗产里,只有良渚遗址属于潮湿环境土遗址,容易出现渗水、苔藓霉菌等生物破坏,以及裂隙、冲沟、坍塌等病害。

在全球都尚无成熟解决方案的情况下,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文物保护团队负责人高海彦介绍,他们联合浙江大学、河海大学、敦煌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等方面工作。“创新研发的植物与微生物绿色防治试剂,已经能有效抑制遗址本体表面苔藓、霉菌等病害的发育。”

国际知名考古学家、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印度国家委员会主席莉玛·胡贾在良渚遗址考察时惊讶于这些保护技术。她说,老虎岭遗址、南城墙遗址上的保护项目十分科学,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推广和示范价值。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良渚古城遗址展示坚持“最小干预、最大阐释”原则,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通过科技创新不断优化展陈体系和旅游配套设施。

游客走进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会发现大莫角山台地张贴有二维码,用手机扫码,即可开启一场“穿越之旅”。这是运用最新科技手段打造的AR场景,展现良渚先民的生活环境、陶器制作、宫殿建造、祭祀仪式等。

在距离良渚古城遗址不远的良渚博物院内,游客只需戴上一副AR眼镜,用手一挥一点,眼前即刻出现一幅电子打卡地图,文物的特点信息便清晰地浮现。虚拟3D文物还能跃然于掌心,游客通过缩放、旋转、操控可以360度全方面观察细节。

科技创新,也在助力良渚文化加快“走出去”。良渚文化屡次亮相“何以文明”联合国特展等国外大展,利用数字技术不仅还原了水乡泽国的江南风情,还为参观者提供沉浸式体验,面向全球传播五千年文明之声。

不仅仅是良渚文化。包括运河文化、径山文化、双千年古镇文化、苕溪文化等在内的一众文化元素,如今在科技赋能下,共同闪耀于余杭北部的良渚文化大走廊。

俯瞰良渚新城

文化赋智

文化发展需要科技支撑,科技发展也离不开文化滋养。文化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在余杭,良渚文化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智慧源泉之一。

创新,是良渚文化与生俱来的基因。作为中国乃至东亚5000多年前史前稻作文明最高成就的创作者,良渚先民创造性地建立了“中华第一城”及其外围水利系统,创新性打磨出各类玉器、陶器、漆器等器具。

放眼当下,“良渚”二字依然闪耀于科技创新前沿——

比如,以良渚命名的一座实验室,在基础研究、细胞治疗、新药创制、先进仪器、生物材料等各个赛道均形成了标志性成果。

良渚实验室研究员王永成带领团队结合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建立了全球领先的新一代高通量、自动化、AI赋能的微生物单菌组学分析平台。近期,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未来健康领域赛)圆满落幕,全国只有44个项目获评优胜奖,王永成团队项目正是其一。

良渚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欧阳宏伟说,良渚实验室接下来还将不断迭代具有“良渚”特征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模式,通过以疾病为导向的有组织科研和以双创型博士为导向的教育,加速产出新人才和新科技,创造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再如,以良渚命名的一座新城,带着五千年的文化基因,在新时代持续探索低空经济、智能网联、人形机器人、新能源等未来产业,已成为余杭区文化融合科技发展的阵地之一。

前不久,余杭区举行2024杭州市余杭区“感传算控”科创产业交流活动,围绕“感传算控”四大赛道,开展学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其中,“智能化时代的无限潜能感知”专场活动选择在良渚新城召开。

智能感知作为人工智能与现实世界交互的基础和关键,能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诊疗、智慧文旅等众多领域,这与良渚新城深耕的产业方向高度契合。目前,良渚新城已集聚海康智联、凡双科技、有鹿机器人等引领智能感知技术领域的优秀企业,并不断丰富智能感知技术领域生态体系。

创新之花以“良渚”为名,已然说明离不开良渚文化的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而良渚文化本就是中国早期文明“满天星斗”中十分耀眼的一颗。

从更深层次看,良渚文化能从价值取向、思维理念、创新动力、道德素养等方面为科技赋能,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从而撬动科研平台的突破发展、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

良渚玉琮状的迎宾水鼓亮相亚运

相融相生

文化与科技,不仅要融合,还需要深度融合。

早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提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待到2019年,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2022年,《“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再次强调,必须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然而,文化与科技融合是两个维度、多个层面、不同因素的互动、渗透和相融,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加之科技研究创新与文化发展长期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跨界交流较少,融合难度较大。如何破解?

余杭立足良渚文化,营造创新生态,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促进科技企业、文化企业实现跨界融合;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成果转化提速,打通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为了让古老文明更加可观、可触、可品、可感,余杭创新开展“良渚生活美学” 工程研究,推出“良渚核心色”文物原创色彩体系,并采用多种新媒体艺术手段、数字媒体体验装置等,立体生动地为观众展现了良渚色彩的研究与应用成果。

如今,在奥运会、冬奥会、亚运会等全球重大赛事中,都能看到良渚元素的身影。设计师从良渚文化中获取灵感,加以科技创新,最终成果广受好评。

余杭是文化高地,尤其是良渚文化大走廊以良渚文化为核心,东西向串起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径山文化等,塑造了多个文化IP。

除良渚文化外,其他文化也在加快与科技的耦合。

9月,杭州市历史学会沈括研究专委会、杭州市余杭区沈括文化研究会一并成立。两大组织都通过与企业、政府合作,充分发挥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助力打造可亲可观可感的城市科创文化IP品牌。

在潜心研究沈括文化多年的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看来,科技创新需要科学探索精神的滋养和加持,余杭激活沈括这一北宋“最强大脑”,无疑是对而正确的事。

11月,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杭州径山茶发展有限公司展示了全国首台智能抹茶机。用户只需要把抹茶胶囊投入机器,选好温度和口味,稍等片刻便能喝到一杯口感纯正的抹茶饮品。

“文化与科技的碰撞,能为消费者带来更有趣的茶文化体验。”该企业相关负责人阮鑫杰表示,智能抹茶机“吸粉”无数,来自意大利的采购商更是当场就签下订单。

现在,人们来到余杭,看到的不仅有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有古老中国和现代中国的融汇,还有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生生不息。

来源:潮新闻 见习记者 胡金 通讯员 徐颖 谭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