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游泳见证者朱志根:几代人劈波斩浪 浙江水师“泳”往直前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浙江游泳见证者朱志根:几代人劈波斩浪 浙江水师“泳”往直前

1979年10月1日,浙江日报2版刊登了文章《我省体育健儿迈步跨入国际体坛》,45年后,潘展乐、徐嘉余、汪顺等浙江泳将成为中国奥运军团在巴黎奥运会上争金夺银的主力,游泳也成为浙江获得奥运金牌数量最多的项目。

一代又一代的浙江“水军”前赴后继,倾尽精力与汗水,才创下这傲人的战绩和辉煌的成就。浙江游泳的发展历程也是浙江体育不断精进、立于世界强手之林的生动缩影。

从前训无定所

如今家底渐阔

“2秒8,频率要跟上!”在浙江游泳队训练池边,常常会看到一位六旬长者在岸边来回巡视,不断高声地呼喊。如此情景,朱志根已干了44年。

带队出征过7届奥运会,亲手带出了孙杨、汪顺两位奥运冠军,在全运会上夺得43枚金牌,朱志根成为了浙江游泳从寂寂无名到冠至世界的亲历者。

“有朱指导站在泳池边上,心里就会感觉特别踏实。”师从朱志根17年的浙江游泳名将汪顺说。

只要有训练的早晨,朱志根就会在6:50第一个到达游泳馆,把训练装备给队员们放置妥当,等着弟子们来训练。

“现在的训练环境真的非常好,我当运动员时和这根本没法比。”朱志根回忆,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浙江没有游泳馆,连一个恒温的游泳池也是奢望。

绍兴曾是朱志根当运动员时的训练点 受访者供图

为了保障日常训练,全队上下需要“迁徙式”奔走:冬天去安徽黄山冬训,从游泳馆里面出来,有时头发就会结冰成冰碴子……

如今已不同往日。今年2月,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与省游泳队举行了签约仪式,“浙江省游泳队训练基地”的牌匾挂在了杭州亚运会的游泳竞赛场馆内。

新训练基地的建立提升了浙江省游泳运动训练的硬件设施水平,更为打造世界一流的游泳队提供了有力保障。

曾经寂寂无名

现在星光璀璨

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游泳队以2金3银7铜共12枚奖牌收官,奖牌数创历史最佳,获奖人数也达历史之最。其中,浙江泳军获2金2银4铜,8枚奖牌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别看现在浙江游泳如日中天,但20多年前的浙江游泳却寂寂无名,从未登上过国际大赛的领奖台。

“1997年,浙江游泳队第一次去云南昆明高原训练。今天看来,那是我们成功迈向国际赛场之路的第一步。”朱志根回忆道。

1998年曼谷亚运会,高原训练成果立竿见影,并成为浙江游泳历史上的分水岭。女子中长距离选手陈桦凭一己之力拿到了曼谷亚运会的三金。从此,浙江游泳开始在洲际大赛上崭露头角,一发而不可收。

朱志根受到表彰 受访者供图

2000年的短池世锦赛,陈桦夺得800米自由泳冠军,成为浙江游泳史上第一位世界冠军。此后的国内外大赛,浙江游泳的参赛名单越来越长,荣誉纷至沓来。

2004年雅典奥运会,罗雪娟在女子100米蛙泳上创造最外道夺金的奇迹;2008年北京奥运会,杨雨获得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银牌,初出茅庐的孙杨闯入1500米自由泳决赛;2012年伦敦奥运会,孙杨、叶诗文双子星闪耀,二人合力斩获了中国游泳队5枚金牌中的4枚;2016年里约奥运会,孙杨、徐嘉余、傅园慧三位浙江运动员分别摘得金、银、铜牌;2021年东京奥运会,汪顺又成为孙杨之后第二位中国男子游泳奥运冠军。

朱志根在指导汪顺 视觉中国 供图

浙江“包游”区

未来更为可期

在2021年的陕西全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上,出现过极其罕见的一幕:8名参加决赛的运动员,有7人来自浙江。不仅如此,当时全运会9枚游泳接力金牌,浙江独得8枚。

浙江游泳无论是人才厚度还是整体实力,属于全国独一档的存在。每逢大赛,“浙江包游”的话题都会引发网友热议:“浙A孙杨、叶诗文,浙B汪顺,浙C潘展乐……”

执教业绩在中国泳坛名声赫赫的朱志根认为,浙江游泳的成功正是因为有着坚如磐石的基础:氛围浓厚、体系完备、理念先进。

广泛的群众基础、日益丰富的体育设施供给、浓厚的游泳氛围,让浙江拥有庞大的游泳人口基数。近年来,浙江各地游泳馆不断增加,游泳设施配置充足,这些都为浙江人“劈波斩浪”提供了便利。

浙江游泳界,运动员后浪推前浪,中青年教练员做好传帮带,形成了良好的传承,这才有了一代代浙江泳军的新创造、新突破。

“通过一代代人的团结、自立和奋斗,我相信未来还会涌现出更多的浙江籍奥运冠军。”朱志根信心满满。

【备忘录】

从2004年罗雪娟雅典奥运会夺冠到如今潘展乐巴黎奥运会折桂,二十年间浙江游泳总共诞生6位奥运冠军,分别是罗雪娟、孙杨、叶诗文、汪顺、潘展乐、徐嘉余,他们先后夺得9枚奥运金牌。

截至2023年底,浙江全省拥有游泳场地3288个。目前,浙江全省游泳业余训练规模达到1.8万人,常年坚持训练者超过7000人,人数在全国名列前茅。

来源:潮新闻 记者 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