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亚运时代 “运动之城”千岛湖如何从理想照进现实?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后亚运时代 “运动之城”千岛湖如何从理想照进现实?

上个周末,淳安重磅赛事连连——

千岛湖环东北湖区,2024首届中国4+2自行车接力挑战赛开赛,700个风驰电掣的身影穿行在绿水青山间;

千岛湖镇城中湖广场上,2024千岛湖公开水域游泳公开赛展开角逐,当3800多名选手跃入湖面,不仅湖上有了景,人也入了画,和湖上跃动一起展开的,还有两岸的青绿底色。

国际大型综合性赛事结束后,有的主办城市会陷入赛事低谷期。但在诞生过55枚亚运(含亚残运)金牌的淳安,后亚运时代却表现出了“逆周期”的赛事活力:全国赛艇春季冠军赛暨巴黎奥运会选拔赛、中国环千岛湖公路自行车赛、ITF千岛湖国际网球公开赛……今年全年计划举办51场体育赛事,数量比往年翻了一番,创历史新高。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距离杭州亚运会开幕一年有余,它给淳安带来了哪些新机遇?在全省各地发力赛事经济的“同题竞争”中,这座浙西山城又该如何领跑出列?

“动起来”的千岛湖

通常,体育赛事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但更可贵的,是在人潮散去之后,赛事经济乘风而起,形成“长尾效应”。

淳安县界首乡的村民叶琴说不清“长尾效应”是什么意思,不过她发现,自己开的“一榻湖途”民宿,已成为全国骑友的“打卡点”——杭州亚运会前,国家山地自行车集训队就住在这里,并在比赛上包揽男女子项目的金银牌。

“9月初,有个小伙子从上海一路骑行到云南,还特地到‘一榻湖途’住了一晚,说是要体验自行车手米久江的同款‘冠军房’。”叶琴乐呵呵地说,民宿的20间房,一到周末基本能订满,其中不少是骑行爱好者。

而距离“一榻湖途”民宿2公里处的亚运会淳安赛区,变化同样在发生:亚运小轮车场地旁,建起了腰旗橄榄球场,未来还将建设一个综合性的板轮极限公园;山地自行车赛场改造后,增设了越野障碍赛、轻探险徒步等内容;场地自行车馆,目标是改造成一座主题水乐园……

“以前我们这里主打休闲观光,但现在有了‘运动基因’,一跃成为环千岛湖配套最全的旅游度假区。”千岛湖华美胜地度假区总经理助理马竞先介绍,如今,桨板、滑板、腰旗橄榄球等各类时尚运动都能在度假区体验到。今年前8个月,度假区接待游客人数26万,同比增长达93%。

亚运会带来的“长尾效应”,也让界首乡迅速“出圈”。“以前是个‘小透明’,而现在有影响力的比赛更多了。”界首乡相关负责人介绍,仅今年夏天,当地就举办了2024环千岛湖骑游大会和2024千岛湖·环淳西南公路自行车比赛两场大赛,共吸引近7000人参与。

体育赛事并非“单打独斗”,与农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才是最终目的。在界首乡,赛事与产业之间已形成正循环:赛事带动下,全乡已有民宿87家,今年累计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带来直接经济效益850余万元,黄桃、西瓜等土特产顺势“出村进城”。

“‘锄头’换成‘哨子’,我们还积极探索赛事服务体系,让赛道沿线的农民通过专业培训,成为裁判员、安保员,现已培训200余人。”该负责人说。

把视线放至整个淳安,千岛湖已经“动起来”,自行车、马拉松、垂钓、水上运动等各类赛事“多点开花”,打开赛事经济的新蓝海:今年1—8月,淳安运动休闲游项目共接待游客254.15万人次,实现体育消费13.02亿元,同比增长6.29%和4.11%。

打造“运动之城”的新梦想

后亚运时代,如何让赛事经济更添一把火?眼下,浙江各地都在发力,打造符合自身“气质”的品牌赛事。比如,德清县引进全国三人篮球超级联赛;江山市打造越野跑、乡村攀岩;龙湾区培育“温网”品牌赛事……

淳安也有目标:不单单是培育某个品牌赛事,而是要成为“运动之城”。今年6月,淳安公布了《打造“运动之城”三年行动计划》,亮出自己的新梦想——

构建以“车轮”“水上”“路跑”三大核心赛道为主,体育舞蹈、网球、篮球、轮滑等为补充的“3+X”赛事体系,每年举办精品体育赛事50场以上,培育1到2个国际性赛事,到2026年体育旅游游客接待量达到350万人次以上。

同步推出的还有“体育旅游十条新政”和“十大工程”。比如,在赛事提质扩容工程上,淳安将争取国际自联、世界泳联、国际赛艇协会等国际体育组织主办的赛事落户千岛湖,提高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能见度”;在赛事产业提效工程上,淳安将助推产业链延伸拓展,并通过品牌赛事带动,搭建消费新场景……

从这些“组合拳”中不难看出,淳安要把赛事与当地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组成“CP”,让赛事经济成为淳安推动旅游发展的新增长极,为山区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淳安的青山绿水,构成一个天然的竞技场。”淳安县旅游体育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方剑表示,随着文旅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和特色化特征日益明显,仅靠过去的“一招鲜吃遍天下”已经行不通了,而体育赛事涉及选手的吃、住、行、游等多方面,无疑是撬动文旅消费的“新支点”。

打造“运动之城”,并非平地起高楼。实际上,杭州亚运会之前,淳安在运动赛道上早已起跑——

1999年,淳安吸引国家皮划艇队进驻千岛湖训练,并在8年后正式揭牌千岛湖国家水上运动基地,开启当地水上运动新篇章;

2006年,首届环千岛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赛,至今已举办17届。特别是去年,在“亚运赛道”的加持下,参赛人数达4500余人,刷新赛事历史;

2013年,淳安成为首个承办马拉松游泳世界杯赛的县级城市,并连续获得2014—2021年马拉松游泳世界杯赛中国的承办权;

2014年,全长140多公里的环千岛湖精品绿道全线贯通,成为骑友们心目中的“骑行天堂”……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淳安很早开始‘小城办大赛’。在杭黄高铁开通之前,各地选手乘坐长途大巴前来参赛。不过,随着交通越来越便捷,淳安在办赛上还有了区位优势,赛事数量也连年攀升。”在淳安体育线工作了近40年的徐跃进说。

如今,环千岛湖自行车赛、千岛湖马拉松、铁人三项等已成为淳安的品牌赛事,同时丰富“体育+旅游业态”,培育山、水、陆、空“四位一体”的运动休闲产品供给体系,建成骑行、露营、滑翔伞等运动休闲项目30余个,让千岛湖的“玩法”越来越多。

在淳安赛事经济的版图中,还包括运动装备产业——中国国家赛艇队不仅长期在千岛湖训练,他们使用的赛艇也几乎都是“淳安制造”。

国际体育舞台更进一步

纵观全球,许多世界“运动之城”都有标志性的体育赛事和运动产品。在杭州积极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的当下,举办过不少国际体育赛事的淳安,如何找到自己的坐标系?

对标新西兰皇后镇,淳安志在打造国际体育旅游名城,成为国际体育舞台上的新主角。提到皇后镇,或许你对它并不陌生——作为新西兰最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当地拥有蹦极、高空秋千、喷射快艇等多个体育旅游项目,有着“世界探险之都”的美誉。

相比皇后镇等国际体育旅游名城,淳安的短板在哪里?

“虽然淳安是浙江省首批‘赛事集聚县’,运动产品较为丰富,但离‘国际级’还有一定差距。”方剑坦言,在体育赛事上,品牌还不够响亮;在产品上,“只有星星,没有月亮”,缺乏支柱型的规模化运动产品。

以自行车运动产业为突破口,打造具有千岛湖辨识度的赛事服务体系将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比如,推出更多环湖骑行线路。2024首届中国4+2自行车接力挑战赛上,骑友们首次体验了千岛湖环东北湖骑行线,一路穿过绘有千里江山图和手绘艺术的隧道艺术馆,领略新风景。

再如,打造骑行基地,让转动的车轮带动更多产业发展。淳安计划以界首乡、左口乡、文昌镇等骑行资源为依托,打造产业配套,引入捷安特、迪卡侬等品牌设立更多骑行基地,推动自行车运动全域发展。

此外,淳安还探索高铁体育装备运输模式创新,针对公路自行车等大型赛事,推出“乘着高铁去骑行”体育装备转运服务。

“喜欢自驾的人都听过一句‘此生必驾318’,它串联起了峡谷、湖泊、草原、冰川等极致风光,在318国道沿途的路牌上,也处处可见这句口号。而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让‘此生必骑千岛湖’更深入人心。”方剑说。

当然,打造国际体育旅游名城,仅仅“盯”着自行车是不够的。淳安把目光放得更远:重点发展帆船帆板等“桅杆经济”以及冲浪板、桨板、滑雪板等新三板经济,力争建成室内滑雪场、帆船基地等项目。同时,发挥训练基地的带动作用,招引更多国家、省市运动队入驻千岛湖畔。

更重要的,是拓宽产业链上下游,发展自行车制造、垂钓用品制造、运动水饮料制造等为主体的高端体育制造业,激活赛事经济的新动能。

后亚运时代,淳安“运动之城”这张金名片,能否亮得出去?又该如何成为国际体育舞台上的新主角?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来源:潮新闻 王柯宇 涂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