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在杭州隆重召开

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在杭州隆重召开

2024年8月16日至18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在西子湖畔隆重召开。

本次大会是我国感染病学领域尤其是肝衰竭与人工肝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办,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Infectious Microbes & Diseases》英文学术期刊、树兰(杭州)医院、浙江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浙江省人工肝技术指导中心协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国家卫健委多器官联合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郑树森院士、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顾晓松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王福生院士、浙江省医学会驻会副会长陆新成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王博教授等来自全国各省市的领导、嘉宾和专家近300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李兰娟院士在致开幕辞时代表大会组委会向参加本次大会的领导、嘉宾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深切的感谢,同时借此机会,在8月19日第七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向所有辛勤付出的医生们致以诚挚的祝福。李兰娟院士强调,肝衰竭整治与人工肝技术发展,是医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多年来,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希望各位同仁在本次大会中一同交流探讨最新的研究进展,戮力同心,奋楫笃行,推动肝衰竭诊治与人工肝技术发展,造福于人民。

陆新成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各位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前沿技术的平台,更是为推动我国肝病防治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期待通过此次学术盛会,汇聚各位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肝衰竭和人工肝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环节。李兰娟院士从肝衰竭病因、定义与分类、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初步修订完成的《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版)》进行了解读,本指南在《中国肝衰竭诊疗指南》2018版的基础上,汇聚了欧洲肝病学会(EASL)、北美终末期肝病研究联盟(NACSELD)、亚太肝脏研究协会(APASL)、美国胃肠病学协会(AGA)的肝衰竭相关指南和慢加急性肝衰竭诊断的COSSH中国标准,并着重介绍了对肝衰竭治疗显著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的研究进展。李院士希望全国专家能够共同参与,对其进一步完善,从而使指南在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肝衰竭方面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最后,李院士号召与会专家们要通过进一步阐明肝衰竭的发病机制来建立新型预警预测体系,通过研发新一代智能型人工肝、干细胞等技术来创新治疗方法,更进一步强调在肝衰竭诊治研究中要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等跨领域创新技术,最终为建设健康中国、保障人民健康,做出应有的积极的贡献。

王福生院士以视频方式分享了肝病、艾滋病、重症新冠的细胞治疗临床研究进展,介绍了细胞治疗临床研究的监管与发展情况,强调细胞治疗要做到产品标准化、试验规范化,并提出要制定、推广传染病诊治防的规范化、标准化方案,在国际上体现出引领地位。

顾晓松院士以“仿生组织工程与肝脏微纳制造”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详细介绍了仿生组织工程理论和技术创新的基本情况,分享了肝脏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生物支架、肝类器官、微纳制造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提出需要通过多学科交叉来不断创新,最终解决组织工程肝脏构建的难题。

郑树森院士就肝移植治疗肝衰竭进展进行了分享,全面介绍了肝移植适应症、供肝、活体肝移植等方面的最新情况,强调急性肝衰竭病情进展迅速,肝移植越早越好,ECMO/人工肝/CRRT是危重肝移植的重要保障,劈离式、活体肝移植是缓解供肝短缺的有效手段,肝癌肝移植的标准在扩大,肿瘤生物学特性是关键,肝移植的不断创新将为更多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王博教授从生命体系中生物膜、框架及功能、特异性高效催化能力等重要特征入手,介绍了刚柔并济、具备特异催化能力的仿生开放框架膜及其应用情况,提出未来将在仿器官、仿细胞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为肝衰竭和肝病治疗做出贡献。

会议上,李兰娟院士、甘建和教授、李用国教授、潘晨教授、黄建荣教授一同对肝衰竭与人工肝发展趋势进行座谈。座谈时,现场气氛热烈,各位专家畅所欲言,对肝衰竭与人工肝发展的历史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一致认为‌肝衰竭诊治与人工肝的发展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跨学科合作的加强,未来人工肝技术将在肝衰竭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

不仅如此,本次大会上众多专家云集,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5位著名专家从毒性肝炎和肝衰竭诊治、人工肝血液净化、新型医用材料、终末期感染、医学人工智能等方面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分享临床、科研和转化经验,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前沿技术,为肝病患者带来希望之光。

相信在众多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国肝衰竭防治和人工肝事业必将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解除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医疗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通讯员 赵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