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8月28日至9月8日在法国巴黎举行,浙江省共有59人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
位于杭州塘栖的浙江省盲人门球训练基地,中国盲人门球队在这里做出发前最后的训练。
训练争分夺秒 女队员理了寸头
早上9点,刚走进场馆大门,就能听到传来的“砰砰”声,门球重重地砸在地上,伴随着的还有一阵阵清脆的“叮铃”声。
运动员们手中的球是一个重1.25公斤的蓝色硬质橡胶球,大小与篮球相似,却有2个篮球那么重。球的内部嵌着多个响铃,滚动起来发出清脆的声音——在赛场上,盲人门球运动员们就依靠这个声音来判断球的方向和速度。
“大家基本早上8点半就到场馆集合热身,上午的训练一直持续到11点,吃完饭休息一下,下午2点半到5点左右继续。这段时间,大家晚饭后也会集合,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些训练。”中国女子盲人门球队主教练张晓鹏说,“马上就要开赛了,大家这段时间都比较珍惜能训练的时间。”
中国女子盲人门球队主力队员许淼为了能全身心投入备战,把留了多年的长发剪成了干脆利落的寸头,“因为现在训练强度比较大,天气也比较热,洗头比较麻烦,干脆就剪成短发。”去年,包括许淼在内的中国女子盲人门球队参加了亚残运会,获得了女子盲人门球的冠军。
老将带新手 目标站上领奖台
正式开始训练,运动员们穿上护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戴上纯黑的、不透光的眼罩。从这一刻起,眼前只有一片漆黑,听声辨位是每一个队员都牢牢掌握的绝技。
出征前最后的训练,队员们都十分珍惜,几乎没有休息时间,累了就到一边喝两口水继续上场。
国家盲人门球队副领队、浙江塘栖盲人门球基地副主任张利明介绍:“我们男子门球队成绩一直不错,这一次出发的6名队员中,有人是第一次站上残奥会舞台,也有人已经第五次参加残奥会,我们的陈亮亮老将风范十足,有很丰富的大赛经验。”
出生于1984年的陈亮亮是男子盲人门球队的“制胜武器”。6岁那年,陈亮亮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光明,13岁,盲人门球进入他的生活。2002年,陈亮亮入选中国首批盲人门球队,但当时只是“游击队”,比赛前集中训练几个月,比赛结束就各自做回自己的事。从盲校毕业后,陈亮亮进入一家推拿店打工,直到2004年,浙江省盲人门球队找到了他。
后来,凭借骨子里不服输的倔劲,陈亮亮练就“旋风发球”的绝技——仅需0.3秒就能把球投到对方的球门里,成为中国队关键时刻的“杀手锏”。2008年北京残奥会,中国队靠着陈亮亮在最后30秒的两个“旋风发球”,连得2分,反超对手,逆转夺冠。
2024年,这位已经不惑之年的老将,即将开启自己第五次残奥之旅。
“还有一些明星队员,比如胡明耀,因为像动漫人物上过热搜。他在上一届东京残奥会盲人门球项目中夺得银牌,今年是第二次参加残奥会。还有我们的杨明源,球速快,防守好,各方面都位居亚洲前列。”
18日上午,中国盲人门球队已经前往北京,跟随中国代表团一起出发巴黎。张利明说,“虽然竞争压力很大,但我们的目标是站上领奖台,更要努力冲击金牌。”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