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临平:农业“黑科技”与田园慢生活 焕发“硬核”吸引力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杭州临平:农业“黑科技”与田园慢生活 焕发“硬核”吸引力

宛如太空舱的农业大棚、无土栽培的“雾耕”蔬菜、无人值守的智慧农场……日前,近百名来自乔司街道三角村假日学校的孩子们穿梭在各种现代化科技农业的场景中,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的“黑科技”让大家连连发出惊叹。“我爷爷种的蔬菜是用土栽培的,但是这里的蔬菜是用雾栽培的,它们也长得非常好,太神奇了!”五年级的许程欣兴奋地说。

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位于临平数智城核心区块。得益于乔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推进,约5000亩土地被连结成片,各方合力全速推进项目建设。近期,田立方第二阶段建设基本完成,太空植物工厂、雾耕农业中心、农事服务中心等建成落地,农科旅融合发展的绿色产业布局已具雏形。

“7月起,我们从建设期转为运营期,已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中小学生研学活动。”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运营负责人郑涛涛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忙的时候,一天要接待五六个考察团。”

一片农田,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农业“黑科技”与田园慢生活或许就是答案。

在田立方,每走几分钟就会遇见一件“黑科技”,或是水质传感器,或是气象站,或是电磁阀……数百个智能设备通过实时视频监控、土壤分析、虫情监测等“守护”千亩水稻。工作人员只需看着智慧大屏,便能总览田间信息,灵活调整灌溉、施肥等方案。“得益于这套智慧农业软件系统,我们的水稻克服了‘暴力梅’的不利影响,如今长势正好,预计10月将迎来丰收。”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项目软件开发专家洪佳杰表示,“无人稻田”全年节约人力约30%,粮食亩产增收近10%,可达1200斤以上。

科技的魅力不仅于此。例如许程欣小朋友口中用“雾”栽培蔬菜,正是田立方合作研发的雾耕技术。雾耕农业中心使用该技术种植瓜果蔬菜,预计亩均产量可以达到传统土壤栽培的10倍以上,省水率达98%,节肥率超95%,农药使用率可以减少近100%。“这些产品不仅绿色无公害,而且还可以实现全年无休生产。例如,小番茄一年可以收4茬,1个棚5亩地只需要一个工作人员检查授粉情况。”郑涛涛介绍。此外,搭载自动流水线的农事服务中心、有着奇异种子的太空植物工厂等,无不释放着绿色发展的活力因子。

比起神奇的农业“黑科技”,田园慢生活更为直观。当记者乘坐的观光车驶入农场内,目之所及皆是绿油油的景色。大片稻田如涛似浪,微风拂来与秧苗共舞,这片约5000亩的都市中央田园尽显生机,很难想象所处位置是寸土寸金的杭州城郊接合地带。“我们计划利用稻渔综合种养的模式将这片水塘开辟成垂钓区域。农事服务中心内正在建设一个数字农业体验馆,以后游客可以用互动体验的形式‘种’乔司西瓜。”郑涛涛指着窗外一一介绍,话语里满是憧憬与期待,“希望将田立方打造成一个农学研、农文旅田园综合体,吸引全城乃至长三角城市游客来这里体验农事、研学科普等。”他还告诉记者,第三阶段田立方还将建设农业科创园,引入农业行业的头部企业,为农业科技落地试验提供平台。

科技的快与生活的慢,在田立方交织出一派“未来感”,焕发“硬核”吸引力,描摹出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充满希望的田野。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晨跑时感受风吹稻浪、无人机派送新鲜食材等想象,都将成为临平数智城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日常。

来源丨临平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沈凡佳 费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