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滨江:让“星星的孩子们”不再孤单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杭州滨江:让“星星的孩子们”不再孤单

在长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暑期托管班正在上课。咚咚锵锵的鼓声不断从教室中传来,节奏时而舒缓,时而猛烈。较为特别的是,这些鼓声的敲击者被称作“星星的孩子”。

为解决特殊孩子的暑假托管难题,长河街道为辖区内6-12岁自闭症儿童提供为期一个月的托管,让孩子们通过社交技能、艺术疗愈、游戏体能等活动,获得融入社会的机会。

“西瓜是什么颜色的,哪位小朋友知道?”过了片刻,一只小手举起来,“黑色的!”“说得太对了,西瓜籽就是黑色,外面西瓜瓤是红色的。”

自闭症儿童的成长之路,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马拉松。怎么洗漱、整理个人物品,什么是三角形、圆形……简单的认知教学,反反复复地进行。

长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吴燕丽介绍,给“星星孩子们”设立的课程内容以音乐、绘画、手工等易于感受内容为主,带着孩子们玩耍的同时,引导他们掌握基础技能,学会表达自我、融入集体。

刚开始,孩子们基本处于沉默状态。老师在台上带着玩,台下经常鸦雀无声。渐渐地,孩子们能够听懂老师在说什么,积极表达、互动。

“比如,我说现在要准备好,他们会有明确的答复,甚至会跟着我一起唱、跳。”第一次做公益项目的非洲鼓老师北北感受颇深,“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有了团队合作意识。”

北北常常带着孩子们玩“鼓圈”。孩子们团坐他的两侧,北北鼓声渐大、孩子们鼓声渐小,他再用左右手控制孩子们击鼓或落下。“组合敲击的方式能够让他们快速融入到集体中。之前,仅仅5-6个人能配合,现在12个小朋友搭配得非常好。”

托班为这些来自“孤单星球”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可以更多地接触社会,掌握一项技能,结识一群伙伴。

但将“星星的孩子”组织起来,难题可不少。

怎么判断孩子适合集体教学?长河街道请来专业机构老师,为报名孩子评估;怎么让家长们放心?街道腾出一个透明休息室,家长休息的同时,能够及时关注孩子们状态;怎么设计课程?由专业老师和家长共同参与,以孩子习惯、性格、喜好为主,“比如有些孩子早晨起不来,就可以不来上体能训练课程”……

这虽然是长河街道首次举办自闭症儿童托班,但却不是第一次为孩子们打造社会化训练场景。

一年前,长河街道就开展自闭症儿童课程,周五、周末开班,由区残联出资赞助,让学龄“星星的孩子们”尽早接受社会化训练。就在今年4月,长河街道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演艺与教育学院达成合作,邀请音乐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在校生,一对一组队,陪伴孩子们。同时,家长们的加强培训也提上日程。长河街道计划邀请心理专家和神经科专家,提供一个月一次的免费咨询。

自闭症服务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整合与合作。长河街道乃至滨江区寻找出路的远行,还远远没有结束。

“目前,我们还是希望为孩子们真正解决生存问题。我们一直在做救助残疾人就业计划,开展就业指导,联合辖区内爱心企业落实就业,实现从教育到解决就业的闭环。”

来源/滨江区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文字/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