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杭区百丈镇溪口村,有一座被青山和苕溪环绕的两层小楼,上下都是满满当当的书墙,摆放着《诗经》《山海经》《铁道游击队》《刘胡兰转》《傲慢与偏见》《羊脂球》等上万册国内外儿童经典图书。走进其中,除了浓浓的书香味,还能闻到淡淡的茶香。这座小楼就是鑫藏修公益书屋。
很难想象,这间书屋是由闲置的卫生站改造而成的,而它的创办人是70后的儿童文学作家金旸。前不久,她在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上被评选为全国50名“乡村阅读推广人”之一。她身上的标签很多,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会员、两度获得“全国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的儿童文学作家、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外全民阅读研究中心主任。虽然常年奔走在不同的活动现场,这座书屋,却装着她心里最牵挂的事情。
公益书屋的故事源于一次写作课。
2018年,金旸来到余杭区百丈镇溪口村文化礼堂,开了一场写作课讲座,附近几个村的村民们都赶来听,那种热情和淳朴打动了金旸。她告诉记者,当年村里还没有公共的阅读空间,但是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与阅读能力,是村民们一直以来的渴望,这与金旸的愿望不谋而合。她萌生了在此造一间书屋的想法。
“我看到后面有一条河,前面被山环抱,一眼就看中了这个青山绿水的地方。”在百丈镇政府的免租政策支持下,金旸自己筹资着手改造村里废弃的卫生院,2021年5月30日,鑫藏修公益书屋正式开启。对于乡村孩子们来说,这里提供了一张校外的“课桌”,更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有孩子坐很远的公交车过来,有的带着作文来给她批改,还一并拿来了自家的笋干和青菜。金旸给记者展示了一张合影,照片中的女孩子来自附近村庄,几年前通过一场讲座相识。此后,女孩常年到书屋看书、做志愿,给金旸批改作文、一起交流生活......当年怀揣写作梦想的初中生,已经成了多次拿到写作奖项的大学生。
不仅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书屋还不定期举办儿童阅读会、“宋韵童吟”诗词会、“大咖面对面”知识讲座等活动。自2021年创立以来鑫藏修书屋已开展各类阅读讲座活动500余场、吸引了国家级作家、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等50多位公益导师加入,为乡村学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几年耕耘下来,百丈镇上的孩子们都爱上了这个书房。“在研学活动、读书会上,乡村和城市的孩子有了很多交流机会,他们的自信心也增长了很多。”金旸说。
书屋常态化开展起来了,如何为乡村赋予更多的文化艺术内涵?在百丈镇,从平天堂的杜鹃花到杭宣古道,从独松关到幽岭关、铁岭关,有着很多宋韵文化、苕溪文化遗迹遗存。为此,根据乡村当地特色,鑫藏修公益书屋开展了一系列宋韵文化传承活动,如曲水流觞、雅集、宋代花艺、宋式点茶、宋韵游戏(蹴鞠、投壶)、宋韵集市、宋宴、“走进宋韵”夏令营等,摇身一变成了百丈“国风打卡点”。如今,鑫藏修书屋融入文化民俗、互动体验、非遗文创等元素,成为以阅读、休憩、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平台。
为了实现乡村“富脑袋”又“富口袋”,让乡村公益书屋“活”起来,金旸也探索着一条“图书馆+旅游”的文旅融合新路径。每年4月至5月的百丈杜鹃花节,全镇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在此期间,书屋推出花中宋韵集市、宋式集体婚等多种体验项目,与附近景点进行联动,带动了周边民宿、农家乐生意和农副产品销售,为百丈乡村文旅添了一把火。
鑫藏修公益书屋是余杭全力打造农家书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余杭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以“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为目标,积极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农家书屋,以实际行动推动乡村阅读,辖区内已实现116个农家书屋建设全覆盖。杭州国家版本馆“文润阅读室”落地黄湖镇王位山村,闲林街道闲林村(林下书院)获评全国“最美农家书屋”……一个个高质量打造的公共阅读空间,来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2023年,开展“悦读迎亚运 书香满杭州”阅读启动仪式、2023“书香杭州”系列活动总结分享会、“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 走进良渚”等阅读活动2600余场,覆盖人群65万人次。
接下来,余杭将继续深入推进农家书屋建设,持续开展新时代乡村阅读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构建“书香余杭”,用乡村阅读涵育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通讯员 朱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