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篇宣传报道奏响时代强音,一个个先进典型引领社会新风尚,一场场文化活动尽享“精神盛宴”,宣传思想文化的力量,如静水流深,浸润心田。
近年来,桐庐锚定“在促进文化兴盛上展现标杆姿态”奋斗目标,自觉扛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在高质量建设新时代文化名县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凝聚共识 锻造思想“主心骨”
思想之旗引领新征程,理论之光照耀奋进路。近年来,桐庐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八八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等主题主线,深入推进“铸魂溯源走心”工程。
深化理论学习,出实招、强信心——
深化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周四夜学”等学习机制,五年来开展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68次,举办桐庐大讲堂48场,指导各单位开展学习活动10000余场,覆盖党员干部超过30万人次,推动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上取得新成效。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暨桐庐大讲堂
优化研究普及,动真招、筑同心——
在“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中,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大力推进“八八战略”、“十六字”重要指示、桐庐“三大战略”理论溯源,指导高质量发展实践。甄选“十六字”重要指示在桐庐生动实践的典型案例20个,其中3个案例入选市案例集,1个案例入选省案例集。
▲“为有源头活水来”跨钱塘江流域主题宣讲
强化理论宣讲,创新招、聚民心——
“新村夜话”推出至今,精心打造“南说理”“凤之声”“畲青年”等宣讲队伍,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累计组织开展6800余场,受众达21.3万人次,共收集问题1.2万余件,办理1.1万余件。“新村夜话”宣讲团被中宣部评为2021年度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持续深耕“走读桐庐”社科品牌系列专栏,《民营经济为何在浙江腾飞?从快递行业看“地瓜经济”》被评为全省优秀理论宣讲短视频。
▲凤川街道翙岗村开展“千年古村‘潮’起来 我为翙岗来献策”“新村夜话”活动
守正创新 奏响主流舆论“最强音”
近年来,聚焦全县中心工作,桐庐实现内宣外宣同频共振、线上线下一体发力,扎实开展媒体深度融合,为奋力推进桐庐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浓厚的思想舆论氛围。
书写重大主题宣传的新答卷——
构建全县重大主题宣传常态化工作机制,围绕“千万工程”、“八八战略”、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美丽乡村等主题,精心策划宣传报道,《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刊播高质量稿件,全面打响“潇洒桐庐郡、中国最美县”城市品牌。深化并拓展“一线新闻会”新闻发布品牌,扩大县外媒体“朋友圈”。推进“桐庐好声音”出海计划,架构起“1+N”桐庐对外传播全媒体矩阵,广视角、多领域对外讲好新时代桐庐故事。
营造正能量舆论环境的新空间——
精心打造“胡萝卜保卫战”等宣传爆款,营造向上向善社会正能量。2023年共发布全网亿级以上话题2个,超500万以上话题10余个,各类涉桐网络话题全网阅读量超4亿。
“大眼睛”舆论监督栏目提档升级,实现舆论监督常态化、问题整改闭环化。2023年,共推出栏目108期,大眼睛民生热线20余期,发布320余篇(条)曝光类报道,推动问题整改85个。
迈出媒体深度融合的新步伐——
近年来,桐庐以深化媒体融合发展、提升新闻传播能力改革为牵引,实施新媒体平台迭代升级等7大行动,重塑全媒联动传播格局。举办“桐庐百姓日”“杭州这十年·桐庐”等主题新闻发布会,新媒体阅读量超50万,选送作品获评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杭州市创新重大主题报道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
用心用情 书写亚运保障高分答卷
从秋分到寒露,一场盛会,让桐庐进入“亚运时间”。全县集中精力抓好亚运服务保障工作,打好“专班化推进、主题化喂料、联动化宣传、矩阵化推送”组合拳,营造浓郁的亚运氛围,高水平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
新闻宣传出圈出彩——
亚运期间,聚焦马术精彩赛事、场内外暖心故事、桐庐发展美好前景等8方面宣传重点,滚动推送场馆介绍、特色亮点、人物故事等系列报道,桐庐马术中心作为场馆代表在主媒体中心亮相杭州亚运会场馆运行主题新闻发布会,“工匠看亚运”网络传播品牌,“马住潇洒桐庐”等系列活动话题阅读量创新高。江南镇深澳村、环溪村入选亚(残)运会媒体采访线,共接待国内外媒体团20批次近300人,受到亚组委宣传部肯定,并被多家省级和中央媒体连续报道,以另一种姿态向世界展示独特魅力,持续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后亚运时代的文旅“留量”。
▲杭州第19届亚运会马术项目在桐庐马术中心举行
主题活动氛围浓厚——
以“诗乡画城总动员 全民参与迎亚运”为主线,举办万人歌咏迎亚运、“全民学英语”“我为亚运来代言”、文化非遗展示展演、亚运进礼堂等群众性文体活动2万余场,发布贺西格马头琴单曲《盛装舞步》MV,出版《水边的修辞》散文集、《结庐在桐庐》诗集等书籍,相关活动线上线下群众参与人次超40万。
▲省级非遗项目“深澳高空狮子”展演
志愿服务绽放风采——
实施城市文明百日攻坚行动,深入推进亚运社会宣传,动员6万余人参加“文明好习惯”线上打卡,标准化打造亚运文明驿站30个,常态化开展“点赞斑马线”“随手做志愿”等志愿服务活动5万余场,时长超过35万小时,11人(团队)荣获杭州亚运城市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者、志愿服务组织)称号,1家荣获杭州市最美亚运文明驿站。
▲亚运“小青荷”
文化赋能 文化事业“添动力”
近年来,桐庐不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让文化底蕴深厚的诗意桐庐焕发出勃勃生机。
深耕文化文艺传承,文化精品层出不穷——
新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庐剪纸陈列馆等非遗旅游融合实体场馆、开展非遗教学进校园活动、常态化搭建“非遗共富”集市……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与百姓“常见面”。
▲剪纸体验课堂
深澳灯彩成功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新增“桐君中药”“新合索面”“酒酿馒头”等省级非遗工坊3家,“桐君传统中药文化”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桐庐新合索面:双手创造丰盛光景》案例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成功创成“中华诗词之县”和浙江省首个“中国散文之乡”,原创现代越剧《通达天下》《南堡壮歌》剧目入选市“五个一”工程奖。桐庐选送的《我的中国红》歌曲荣获浙江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歌曲类“五个一工程”奖。
▲新合索面
▲原创现代越剧《南堡壮歌》
做优文化阵地载体,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在桐庐,乡村博物馆、城市书房等文化阵地开到群众“家门口”,让百姓参与文化活动的渠道更广、更便利。我县已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00余个,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省级乡村博物馆等20余个。全民健身中心、全民健身广场、小康体育提升工程、百姓健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也在这片土地遍地开花。
▲共富风貌驿·江南驿·生仙里驿文化驿站
依托“文化惠民进礼堂”等载体,开展“百村千场”文化惠民工程,推动送戏送书送电影送晚会等文化文艺下乡,人人都能体验到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迭代升级文旅品牌,文化产业稳中有进——
“结庐在桐庐,没有心事放不下。”在2023盛装舞步·第二届中国桐庐富春江诗歌节期间,来自亚洲多个国家的诗人共同演绎诗歌作品,以诗为媒让桐庐不断出圈,也让桐庐这颗“唐诗西路”耀眼明珠更加熠熠生辉。
诗歌节,不止于诗。《结庐在桐庐——二十首十四行诗》、“任意东西·桐庐国际文化中心”“钓台书院·桐庐人文大赏”相继发布,“诗歌+”的跨界互动让书画、音乐、文旅多面开花,中国桐庐富春江诗歌节品牌持续打响。“富春江诗歌节”获评省委宣传部共同富裕精神富有最佳案例。
▲2023盛装舞步·第二届中国桐庐富春江诗歌节
▲2023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
诗歌节的“出彩”,正是桐庐不断加快文创产业能级提升和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2023年,全年招引签约文旅文创项目25个,其中5个项目纳入省市“双百”项目。引进电视剧《时光正好》、综艺节目《我们的客栈》等,相关短视频抖音合集播放量突破50亿次。举办立春烟花秀、乡村戏剧节、农民丰收节等品牌节庆赛展活动,《桐庐山水艺术季:营造乡村旅游的艺术新空间》入选全国艺术和旅游融合经典案例。桐庐文旅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诗和远方”在这里渐入佳境。
价值引领 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全国文明城市,是桐庐捧得的一块沉甸甸、亮闪闪的“金字招牌”。过去五年,桐庐持续深化全域常态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汇聚起向上向善的精神合力和鲜明导向。
全域常态文明创建落实落细——
结合亚运城市环境整治,开展亚运社会宣传浸润、先进典型引领、城市环境卫生等九大专项行动,统筹开展“美丽桐庐”建设竞赛,完成全县各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推荐选树及复查工作,画好深化文明创建的“同心圆”。
“暖城桐庐”文明实践纵深推进——
深化“浙江有礼·暖城桐庐”县域文明新实践,持续放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试点效应。2023年,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基层活动200余场次,瑶琳镇、平阳山社区等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荣获2023年度杭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阵地。
举办“浙江有礼—让山乡的孩子离亚运更近”暑期支教大型公益行动出征仪式,推出“桐一堂课”文明实践样板课程。乡村“复兴少年宫”推动青少年乐享“精神共富”先后被评为2022年度浙江省宣传文化领域共同富裕最佳案例、浙江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
▲开展“我们的思政课”
“最美系列”典型培育深化靓化——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模范就是一座丰碑。桐庐积极构建部门、基层、社会三方联动选树“最美系列”机制,常态化选树“桐庐好人”“最美结庐者”等典型人物,依托全媒联动开展立体宣传。2023年,共选树“最美系列”个人和集体80余个,其中1人获评第二季度“中国好人”、第八届浙江省道德模范。
▲“中国好人”杨金龙(左一)正在指导学生
聚焦践行“浙风十礼”,强化“我们的节日”“邻居节”等载体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家训家风、学生守则。
历史之炬,用思想点亮;时代之问,用行动作答。新征程上,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根植奋进热土、握稳时代脉搏,以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姿态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桐庐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来源:桐庐发布
文字:徐文静、华睿
图片:桐庐县委宣传部、胡军、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