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建成39家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龙头企业深度参与的现代产业学院,培养学生2000余名……
实施“浙子回归梦钱塘”工程,建成师生创新创业平台56家,集聚师生、校友企业3000余家……
在钱塘,“产教融合”向来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在过去半年多时间里,已结下了累累硕果。3月29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钱塘科学城)产教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建设大会在国际创博中心召开。来自相关部门、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的百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探产教融合发展的“钱塘路径”。
会上举行了“钱塘区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授牌仪式,支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5个职业学校加快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的“最后一公里”。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6所院校与政府企业合作的产教融合项目进行现场签约。
授牌仪式
签约仪式
大会现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正泰数智低碳现代产业学院、卓尚服饰(杭州)有限公司在会上作产教融合的经验分享,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晓作《区域一体化与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思考》主题报告。
作为产学合作的优秀范例企业,卓尚服饰与浙江理工大学共建服装学院、国教学院和创业学院,围绕时尚前沿科技和文化创意、人才培养、项目孵化三个中心任务,累计孵化60余个创业项目,创业投资额达2000万元,年孵化营收超3亿元。卓尚服饰董事长助理樊志明表示,“要将企业打造成为高层次时尚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学研究产品研发基地、高效能时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品质时尚教育国际合作基地和高端化国际时尚发布展示中心。”
2023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2023年5月初,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牵头学校,联合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钱塘科学城)、杭州钱塘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开始组织申报事宜,联合体成员包括5所中职学校、6所高职院校、5所普通本科学校,18个政府部门、45所企业、15个科研机构等;2023年10月,联合体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为浙江省唯一。
经过大半年时间的建设,联合体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发展,取得累累硕果:基本构建了“1+14+9+N”的科学城牵引体系,激活14所本科高职院校资源优势,发挥9大产业平台作用,探索产教融合深度链接工作机制;通过多个企业主导的创新平台、“博士入企”行动,畅通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成果转移转化路径,促成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300余项,促进入企博士申报“尖兵”“领雁”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7项……
“我们将以产教联合体的成立为契机,一如既往地秉持‘融入钱塘新区求支撑’‘融入新区产业求发展’的理念,争取有为、有位,在与钱塘新区的同生共长中担负更多的使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徐时清表示。
联合体的亮眼成绩得益于钱塘各职能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的握指成拳与通力合作。“此次联合体建设大会的胜利召开,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实现政校企互惠共赢,赋能钱塘全域发展。”钱塘科学城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模式,继续搭建合作桥梁、优化服务环境,积极营造产教融合共赢氛围。”
来源:钱塘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