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事!
富阳又添一处文化地标
1月16日下午
杭州贵山窑陶瓷艺术馆(富春馆)
在场口镇联群村落成开馆
△开馆仪式现场
三年酝酿
贵山窑(富春馆)终于迎来了开馆时刻
84岁的嵇锡贵脸上难掩笑意
△嵇锡贵
嵇锡贵是谁?
与贵山窑(富春馆)又有何种关系?
↓↓↓
嵇锡贵
嵇锡贵是亚太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的头衔很多,她的经历更是让人惊叹。
她是越窑青瓷的传承者,曾是几十年前当代瓷器巅峰之作“7501”主席用瓷的主创人员,还曾是杭州G20峰会国宴用瓷画面总设计师。
贵山窑
贵山窑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琳山、嵇锡贵夫妇共同创立,并于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两年前,场口镇与贵山窑结缘,通过一段时间的精打细磨,迎来杭州富春馆的华丽登场,使其成为继贵山窑陶瓷艺术馆(西溪馆)后又一处贵山窑作品的制作展示场所。
这里不仅将成为欣赏艺术佳作、传播陶瓷文化的优秀平台,更将成为宣传富春山水、发展美丽产业的重要载体。
如今
青瓷遇见了富春江
嵇锡贵将工作室落户富春江畔
为何选择富阳、选择场口?
她说:
“富春山水和文化氛围
吸引了我、打动了我”
负责“7501”项目主席用瓷
嵇锡贵老家在浙江湖州,她很小就随父母迁居到江西景德镇。
当时的景德镇,有百分之九十多的人是吃“陶瓷饭”的,耳濡目染下,她也喜欢上了陶瓷。
初中毕业后,她考上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后来又考上景德镇陶瓷大学,大学毕业分配到轻工部陶瓷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是当时最顶尖的陶瓷科研机构,那时,嵇锡贵全班100多人,只有她一人拿到了入所的名额。
在轻工部陶瓷研究所,她担任釉下组组长,接到的最重大的任务就是给毛主席制作国宴瓷。任务代号“7501”,意为1975年的第一号政治任务。
嵇锡贵说,釉下彩是不含铅的,为了用餐健康,这个任务就交给了釉下组。作为组长,她带领组员从画面设计开始,全程参与主席用瓷的创作。
毛主席爱梅花,当时对主席用瓷画面的要求是红梅。嵇锡贵建议加一些竹叶,红梅翠竹,画面更丰富、建议很快就被采用。
当时对国宴用瓷的要求是“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入磬”,主席用瓷的制作过去了近半个世纪,她却始终记得这些要求,“这几个字早已刻进了我心里”。
‘“7501’项目难度极大,制作、挑选过程都非常严苛,不允许有半点瑕疵。”她说,要求10只碗,但制作的时候可能做了100只。
她回忆,给毛主席做的这套瓷器有鲜明的特点,所有的饭碗、汤碗、盘子都配有盖子,因为毛主席工作很忙,为了饭菜不凉,特地用了盖子。“这在其他的国宴瓷中是没有的。 “ 这套瓷器已经成为我们的国宝了,非常珍贵。 ”
在毛主席诞辰120周年,她带着自己的团队复原了当时的“7501”,借此缅怀毛主席。她说,随着科技进步,这套主席瓷恢复版比原版品质更高,现在陈列于贵山窑(富春馆)。
△主席用瓷恢复版
设计G20杭州峰会三套国宴瓷
2015年,嵇锡贵接到设计任务,要求设计的瓷器要展现“西湖元素、江南韵味、浙江特色、中国气派、世界大同”的理念,当时接到设计任务的不止她,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陶瓷艺术家。
“这是一次盲选,由北京专家选定作品。”她说,她将20字理念全部融入到了作品中,最终入选G20杭州峰会国宴瓷的三套瓷器全都出自她之手,分别是“西湖韵”“国色天香”“繁华盛世”。
△“国色天香”系列
△“繁华盛世”系列
“中国是瓷器大国,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样式的瓷器,这也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她说,入选的三套瓷器分别用在了不同的宴会场合,从欢迎晚宴到非正式会议再到双边会议,每一套瓷器都恰到好处。
她特别讲到了“国色天香”系列,这一系列是外交部部长王毅特别要求的。后来,这套餐具用在了王毅主持的双边会议上。
“王毅给出的评价是清新明朗、雅致庄重,称这套瓷器是中国青花瓷的优秀代表。”她笑着说,这些评价是由记者转述的,虽未亲耳听到,她已心满意足。
20个字的理念是如何融入其中的,嵇锡贵用“繁华盛世”系列瓷器举例——
她用金色长城镶边,在盘子的四周画上了参与峰会国家的国花;在茶壶设计上,她在一面画上三潭印月,另一面则画上荷花和桂花,不仅体现西湖元素,也通过荷花和桂花这两种杭州特色花卉,以谐音的方式传递着和为贵的内涵。
贵山窑从西溪湿地走向富春江畔
“我丈夫叫郭琳山,我叫嵇锡贵,两个名字中分别取了一个字,就是贵山窑名字的由来。”嵇锡贵的丈夫和大女儿都从事陶艺工作,组成了“陶艺之家”。 2000年,夫妻俩在退休后创办了 贵山窑陶瓷艺术研究室 ,希望继续传承发扬中国的陶瓷艺术。
嵇锡贵是越窑青瓷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她参与并成功恢复了越窑青瓷的生产。
讲到越窑青瓷,她很是自豪,她说,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越窑青瓷是中国的“母亲瓷”,是浙江人发明的。 它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早的瓷器,之后的龙泉青瓷、南宋官窑瓷等系列瓷器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甚至全世界所有瓷器都是越窑青瓷的“子孙”。
“越窑青瓷烧制技艺,我们还拿到了发明专利。”她说,陶瓷方面拿到技术发明专利是非常难的。该技艺在2023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评选中与高新技术竞争,获得三等奖。
在2013年,杭州西溪贵山窑陶瓷艺术馆挂牌开馆,这是贵山窑的首个艺术馆,就在西溪湿地内部,艺术馆常年对外免费开放。
△杭州西溪贵山窑陶瓷艺术馆
△贵山窑(富春馆)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越来越感觉西溪的艺术馆范围太小。”嵇锡贵说,这些年她一直有再找一处场地的想法,机缘巧合下,贵山窑从西溪湿地走向了富春江畔,贵山窑陶瓷艺术馆(富春馆)也成为她第二个陶瓷艺术馆。
“因为富春江,我曾多次到富阳游玩,去过龙门古镇、东梓关这些地方。”嵇锡贵说,富阳竹纸很好,每年她都会购置一些用来写字画画。这些年,她与富阳一直都有密切联系。
“富阳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是滋养艺术家的地方。”她说,黄公望隐居富春江畔画下《富春山居图》,她也希望能在这里借黄公望的名,学习黄公望的绘画方法,用到陶瓷制作上,创作出更多精品。
她介绍,贵山窑陶瓷艺术馆(富春馆)能顺利落户富阳,大女儿郭艺起到桥梁作用,当郭艺带着她来到联群村的这处场地时,她一眼就看中了。“就是这里了,富春江畔,山水自然不必说,富阳浓厚的文化氛围以及当地对文化的重视,是吸引我、打动我的地方。”
让贵山窑成为“打卡地”
贵山窑陶瓷艺术馆(富春馆)大门面向富春江,由两幢楼组成,都有什么用途?开馆后,又会给富阳带来什么呢?
△贵山窑陶瓷艺术馆(富春馆)
前面三层楼:
◎一楼是艺术品展示区,免费对外开放,在这里可以看到嵇锡贵主持的国宴瓷,也可以看到充满现代艺术气息的陶瓷艺术品;
◎二楼是工作室和活动区,可以进行小型学术活动;
◎三楼是住宿区,负责艺术馆日常运维的嵇锡贵的学生生活在这里。
后面两层楼可为市民提供陶瓷体验:
◎一楼可以体验陶瓷拉胚,目前已经放置泥巴、拉胚机、窑炉、吹釉机等设备,陶瓷制作的全过程都能在这里体验;
◎二楼可以体验釉上彩陶艺。
“负责日常打理运维的是我的研究生,他们是一对夫妻,很年轻,但也都是大师了。”嵇锡贵希望贵山窑陶瓷艺术馆(富春馆)成为一处“打卡地”,让更多人在这里了解越窑青瓷,了解中国瓷器。
有了富春馆,也会有全国各地艺术大师光临富阳。“我跟他们说一句‘请你们吃富春江的鱼’,他们就来了。”她说,开馆前就已经有很多国家级艺术大师来过,他们对富春江也是赞不绝口。
开馆后,嵇锡贵会推动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这项非遗进入富阳的学校、社区,为当地文化注入新的内涵,不辜负当地百姓的期盼。
△当天,贵山窑陶瓷艺术馆(富春馆)授牌
为“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习基地”
“青瓷遇见了富春江,一定会更有生命力。” 她已经为富阳特别设计制作了一款“富春杯”,这是一款越窑青瓷小茶杯,杯身图案由她亲自设计,以富春山水为元素,几只白鹭在山上飞过,背面有“富春”两字,底部是“贵山窑制”字样。
“这款茶杯可以作为富春馆的礼品,也可以销售。 ” 她 说,在富春山水的滋养下,一定会有更多创作灵感,未来她和贵山窑团队也 将继续开发富阳礼品,为富阳当地文旅发展助力 。
△ “富春杯”
这几年
同样被富春山水和富阳文化氛围吸引
选择落户富阳的文化界大咖
还有不少
↓↓↓
2021年底,黄公望隐居地·王少求美术馆落成开馆,国家一级美术师尹舒拉、王少求夫妻在黄公望村的“隐居生活”也就此开启。
著名书画鉴定家傅申和著名艺评家、策展人陆蓉之夫妇入驻公望两岸圆缘园,定居黄公望村。
还有作家李杭育,1826摄影博物馆馆长、“新龙门人”李长江吴修君夫妻,等等。
来源 | 富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许媛娇 董剑飞 王群芳 张子艳 实习生 裘张笛扬 通讯员 方蕾 章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