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桐庐“赢”商“密码”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解读桐庐“赢”商“密码”

2018年的今天,桐庐设立了县级层面全国首个“企业家日”,由此12月27日成为桐庐一个特定群体的节日,“要爱爱企”的日期谐音,传达出这座城市对企业家们最质朴的敬意。

2018年至今,“桐庐企业家日”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可以说,这是一场应时而为的创新,它诞生于县域传统产业提质换挡的关键时期,以及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的战略机遇期,向全社会释放出了亲商护商的强烈信号。眼下,第六届“桐庐企业家日”已经到来。在这个特殊节点,让我们回首过往,一起解读桐庐“赢”商“密码” 。

一个应运而生的节日

跟咖啡、可乐一样,“企业家”也是个舶来词,其来源于法语“entreprendre”,原意是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这个颇具浪漫色彩的解释,似乎更符合这个群体的人物画像。

在桐庐,企业家们的“冒险”事业发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彼时,旧县皮革、百江皮鞋、分水制笔、横村针织、深澳箱包等块状经济大放异彩,成为支撑县域产业发展的头部力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走深走实,桐庐企业家以勇者之姿,一路开疆拓土,将商业触角延伸至全国各地。九十年代以来,以申通、韵达、圆通、中通“三通一达”为代表的桐商群体掀起创业创新高潮,开启了中国民营快递的先河。

进入新世纪,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桐庐企业家紧跟时代步伐,助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向现代产业集群嬗变,积极探索视觉智能、磁性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走出了一条富有桐庐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之路。

“长期以来,广大民营企业家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组织带领千百万劳动者奋发努力、艰苦创业、不断创新。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这番话掷地有声,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民营企业家的信心。

时机刚刚好。怀揣着厚积薄发的底气,2018年12月27日,桐庐举办了首届“企业家日”活动,并在2019年2月的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设立“桐庐企业家日”的议案》,经全体人大代表表决,决定自2019年起,将每年的12月27日设立为“桐庐企业家日”,作为关心关爱企业家的重要载体。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的重大方针,可见党中央对民营企业发展似水深情,如山厚望,这让企业家们心中暖阳似火。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特别是给民营企业打气,鼓励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干,向民营企业家发出了“此时不拼,更待何时”的信号。

在澎湃的大海上,桐庐民营经济扬帆正劲,“企业家日”如同一座温暖的港湾,帮助企业家们补充能量、提振自信,从容应对风浪,坦然穿行逆境。

“桐庐企业家日”的多维定义

那么,“桐庐企业家日”究竟是什么?从往年的重点活动中便可瞥见一二。

设立企业家“名人堂”、群英榜、新锐榜等评选活动,加强对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的宣传报道,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发布“春风系列”惠企政策,涵盖融资畅通工程、企业暖心服务、商会工作经费补助和奖励、优化产业项目代办服务等各项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

举办“我们的”系列活动,借助“我们的分享会”“我们的挑战赛”“我们的名企行”等多元载体,与企业家面对面对话交流,建言献策,凝聚共识,碰撞出助推桐庐高质量发展的火花;

启动“桐商学堂”,邀请行业专家为桐庐企业发展把脉问诊,更有“走进职业教育”活动,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积蓄专业人才力量......一项项扎实又“硬核”的举措,成为了这个节日最鲜明的标识。

如果要给“桐庐企业家日”下一个定义,用三言两语表述恐怕略显单薄,因为它早已是一个立体的、多维度的概念。

它是一场自信心的萌动勃发。在“四千精神”的支撑与引领下,众多桐庐创业者、企业家凭着对市场的灵敏嗅觉,敏锐发现商机、善于把握时机、主动捕捉契机,坚定发展信心,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开拓更多市场,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它是一座政企沟通的媒介桥梁。在“四敢精神”的指引与贯彻下,我县坚持“我提供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理念,举行座谈会、政企毅行、篮球赛等形式多样的“零距离”问企活动,帮助政府部门及时了解企业近况,倾听企业需求与心声,接收来自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实现更好的双向奔赴。

如一粒石子坠入水面泛起的层层涟漪,桐庐用满满的仪式感,激荡起全县民营企业家的干事热情和坚定信心,营造尊重企业家、理解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营商就是“赢商”

优质的企业家,向来都是一个城市的稀缺资源,只有企业家有竞争力,城市才能有竞争力。

透过“企业家日”,我们看到了倪正刚、徐天松、柴为民、杜宝琛、王建国等首批“扎根桐庐坚守实业30年优秀企业家”,还有陈德军、聂腾云、喻渭蛟、赖梅松等佼佼者,积极响应“快递回归”战略,带着“星火燎原、通达天下”的快递网络反哺家乡,更有李新富、虞陆平、孔鑫明等“扎根桐庐优秀外来企业家”,以久久为功的定力情怀,在桐庐这片福地生根发芽,助推民营经济枝繁叶茂。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桐庐当作深耕的“发展要地”,我们不禁要问,扎根桐庐,企业家看重什么?

如果说,桐庐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潜力是吸引企业留下来的“硬实力”,那么,如何让企业拔节生长,则要靠营商环境“软实力”出招。

务实的桐庐,在设立“企业家日”之初,就下定决心,要将营商环境打造成365天的服务,并且招招都落在了实处。

▲吉利动力电池项目效果图

比如,桐庐开启“拿地即开工”模式,杭州永骏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年产150台高端精密数控磨床生产项目仅用3小时就完成“五证齐发”;吉利动力电池重大产业项目在24小时内完成了施工图审和“五证齐发”,成为我县施工图前置审查最快的项目。

桐庐深谙以营商环境之“优” ,促市场主体之“活”的“赢商”之道,形成一套政策迭代、空间优化、能级提升、融资畅通、人才引育的组合拳,为各类市场主体在桐庐投资兴业构建更优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

县检察院主动融入改革大局,发挥职能优势,在全市成立首个营商环境监督和服务中心,同时在工商联、开发区、商会协会、规上企业等成立若干个营商环境检察室,通过打造“1+X”服务载体,延伸工作触角,合力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是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牵引性抓手。“我们将通过制度创新、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持续完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规则,推动政务服务从‘一件事’到‘一类事’、从‘一个点’到‘整个面’、从‘一个环节’到‘全链条’的全面升级。”县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还有400多位由全县各镇街、平台以及机关单位抽调的工作人员组成“助企团”,深入开展“百名干部助百企”活动,问企需、解企难、助企跑,将每一项服务送到企业的心坎上。

企业急需、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也在持续迭代,出台新一轮“春风”政策;加快“拿地即开工”模式扩面;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设立“桐创投”等基金;优化人才住房、医疗健康、子女就学等“关键小事”服务场景……

在桐庐,营商环境从一个抽象的主观意念,成为了可感可知的具象存在,这块“金字招牌”也在桐庐勤擦拭、敢创新的实践中,变得愈发闪亮。

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之举,让桐庐赢得越来越多企业落户。

3月11日,继吉利动力电池后,总投资约8亿元的吉利棱镜全息项目落户桐庐,预计达产后五年内可实现累计产值40亿元;9月8日,三诺电子长三角总部及产业基地项目签约桐庐,总投资约50亿元;11月4日,总投资超百亿元的环球新材亚太总部及表面性能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桐庐……仅今年,桐庐落户1亿元以上项目就达39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

“桐庐企业家日”的背后,是以城市为名的致敬,是产业兴旺的底气,也是营商之道的生动体现。

从“营商”到“赢商”,既是目标更是路径,桐庐“密码”正蕴藏于此。

来源:桐庐发布

文字、图片:蔡峰、资料图